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心理学(专升本)
、信度
百分等级
瑞文推理测验
标准参照测验
系统误差
、学绩测验
潜在特质
为什么说心理与教育测量是间接测量?
投射测验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测验的原始分数不能用来解释测验的结果?
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甲生测验得80分,他的离差智商为多少?
作文题满分50分,考生在作文题上的平均得分为20分,请计算作文题的难度,并说明其难度水平。
、由500人参加的一个测验,第1题为选择题,高分组有120人答对,低分组有50人答对,计算该题的鉴别指数,说明该题区分度的水平。
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W.詹姆士 B.F.奥尔波特 C.W.麦独孤 D.C.达尔文
在竞争的条件下,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失败作( )。 A.内归因 B.情境归因 C.外归因 D.运气归因
、态度的ABC模型中,B代表( )。 A.行为 B.情感 C.认知 D.行为倾向
、鼓励老年人适当地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保持必要的沟通,最重要的原因是沟通能( )。 A.获得信息 B.改善人际关系 C.交流思想 D.维持心理平衡
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这是塔尔德所称的( )。 A.上升律 B.先内后外律 C.下降律 D.先外后内律
正常情况下,影响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事业成败 B.人际关系 C.财富水平 D.学历水平
关于暗示,正确的说法是( )。 A.男人比女人容易被暗示 B.成年人比小孩容易被暗示 C.独立性强的人容易被暗示 D.自尊水平低的人容易被暗示
发现一个人有非常恶劣的品质,于是他的优点人们就看不见了或者看到优点也朝坏处想,这种现象称为( )。 A.刻板印象 B.光环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去个性化与侵犯行为之间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复杂相关
在海德的P-O-X模型中,如果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个体会尽可能少地改变( )的关系而维持态度平衡。 A.P-X B.O-X C.P-0 D.X-O
因变量
自我服务偏见
印象管理
近因效应
自我实现的预言
从众
偏见
群体决策
自我效能感
睡眠者效应
习得性无助
旁观者效应
随机分配
图式
移情:
去个体化
服从
社会助长
社会惰化
社会影响
晕轮效应
群体极化
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登门槛效应
搭便车效应
角色期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