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周口师范近代物理实验Ⅰ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 A.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B.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C.狭义相对论 D.经典理论
考虑电子的自旋,碱金属原子光谱中每一条普线分裂成两条,且每条线的间隔随波数增加 而减少的是什么线系? A.主线系 B.锐线系(二辅系) C.漫线系(一辅系); D.基线系(柏格曼系)
氦原子有单态和三重态,但1s1s 3 S1并不存在,其原因是: A.因为自旋为1/2,l1=l2=0,故J=1/2≠1; B.泡利不相容原理限制了1s1s 3 S1的存在; C.因为三重态能量最底的是1s2s 3 S1; D.因为1s1s 3S1和1s2s 3 S1是简并态。
如果两个价电子处于相同的pd组态,利用L-S耦合和j-j耦合分别求出的原子态中 A.状态数和能级间隔相同 B.量子数和能级间隔相同 C..状态数和量子数J相同; D.状态数和量子数S相同。
以下证明电子自旋存在的实验是: A.弗兰克-赫兹实验 B. 戴维森-革末实验 C. 施特恩-盖拉赫实验 D.兰姆-雷瑟福实验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0℃的教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 ) A.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 B.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 C.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 D.冰、水和水气都存在
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按泡利原理,当主量子数n确定后,可有多少状态? A.n2; B.2(2l+1) C.(2j+1) D.2n
同科(等效)电子是指: A.满足泡利原理的电子 B.具有相同能量的电子 C.四个量子数相同的电子 D.n和l 相同的电子
正、反常塞曼效应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未加磁场时的一条线,正常一律变为三条,反常不能变三条; B.S=0为正常,S≠0为反常 C. S=0,2,4,…为正常,S=1,3,5,…为反常; D. 未加磁场时的一条线,正常一律变为三条,反常变为四条和六条。
由实验得知,原子核的半径R近似的与质量数A的立方根成正比,即R=r0A1/3 (r0是常数), 由此得出: A.各种原子核的密度是相同的; B.在各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内,核子间隔不同; C.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体积近似相等 D. 质子和中子的比例在各种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据粒子散射实验中 A.绝大多数 B.?粒子只偏22~3 C.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 D.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 ) A.吸收相同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 B.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 C.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D.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向比热较小的物体传播
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距是( ) A.大于20厘米 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 C.小于10厘米 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
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 B.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不变 C.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才能发生 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进行
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种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冷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后水温升高t℃,取出甲球(设热量与水均无损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t℃,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分别为C甲和C乙,则有( ) A.C甲=C乙 B. C甲>C乙 C.C甲 D.无法确定
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出H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 A.13.6 B.12.09 C.10.2 D.3.4
在(1)α粒子散射实验,(2)弗兰克-赫兹实验,(3)史特恩-盖拉实验,(4)反常塞曼效应 中,证实电子存在自旋的有: A.1),(2); B.(3),(4) C.(2),(4); D.(1),(3).
原子在6G3/2状态,其有效磁矩为: A.. BB315 B.0 C.. BB25 D.BB2 15
某原子处于4D1/2态,若将其放于弱磁场中,则能级分裂为 A.2个 B.9个 C.不分裂 D.4个
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 ) A.减小90° B.减小30 C.减小45° D.减小15°
关于实验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B.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没有缩小的 C.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实像为光线相交形成,而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物距u=5厘米时,成正立的像;u=8厘米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A.u=4厘米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B.u=9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u=14厘米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D. u=17厘米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
有体积、质量都相等的铜球、铁球、铅球各一个,其中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铅球 D.无法确定
、氩(Z=18)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及原子态是: A..1s22s22p63s23p6 1S0 B.1s22s22p62p63d8 C..1s22s22p63p8 1S0 D.. 1s22s22p63p43d2 2D1/2
原子发射伦琴射线标识谱的条件是 A.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 B.原子外层电子被电离 C..原子内层电子被移走 D.原子中电子自旋―轨道作用很强
原子核平均结合能以中等核最大, 其值大约为 A..8.5~7.5MeV B..7.5~7.7MeV C..7.7~8.7MeV D.8.5~8.7MeV
M为原子质量,me为电子质量,则发生生+衰变的条件是 A..M(A,Z)>M(A,Z-1)+me B..M(A,Z)>M(A,Z+1)+2me C. M(A,Z)>M(A,Z-1) D.. M(A,Z)>M(A,Z-1)+2me
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利用的是(  )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比棉花 B.把一块砖分成两等分,其密度为原来的一 C.密度大的物体含物质 D.液体的密度可能比固体的
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铅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水的相同的量筒中,三只量筒中水面最高的是 A.一样 B.三水面一样 C.放入铅球的量 D.放入铝球的量
三个同样大小、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分别由铝、铁、铜制成,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最小的是 A.铝球 B.铁球 C.铜球 D.一样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 B.密度相等的物体,其质量不一定相 C.密度小的物体,其体积一定 D.密度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同种物质组成
普通热水瓶盛满水后,瓶中水的质量大约是 A.2×104mg B.2×106mg C.2×105mg D.2×105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B.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C.重核的裂变过程总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 D.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 7N+11H→12 6C+42He是α衰变方程 B.11H+21H→32He+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 C.238 92U→234 90Th+42He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D.42He+2713Al→3015P+10n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现有a、b、c三种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用b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恰好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和c光照射该金属,则(  ) A.a光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c光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a光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 D.c光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
球以速度v0射向它们,如图所示.设碰撞中不损失机械能,则碰后三个小球的速度可能是(  ) A.v1=v2=v3=13v0 B..v1=0,v2=v3=12v0 C.v1=0,v2=v3=12v0 D.v1=v2=0,v3=v0
一个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和一个正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以相等的初动能Ek相向运动,并撞到了一起,发生“湮灭”,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光子,设产生光子的频率为ν;若这两个光子的能量都是hν,动量分别为p和p′,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hν =mc2 B.hν=12mc2,p=p C.hν=mc2+Ek,p=-p′ D.hν=12(mc2+Ek),p=-p′
用一架天平在赤道上称量一物体,待横梁再次平衡后,将它移到南极,这时天平的指针由中央的位置(天平底座保持水平) A.向左偏 B.向右偏 C.不会发生偏 D.无法
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上放一物体,物体下表面及传送带上表面均粗糙,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摩擦。当传送带如箭头方向运动且速度为V时,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当传送带逐渐加速到2V,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灯泡的亮度将 ( ) A.擦力变大,灯泡的亮度变亮 B.摩擦力变小,灯泡的亮度变暗 C.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 D.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变亮
钛是一种很特别的金属,质地非常轻盈,却又十分坚韧和耐腐蚀,钛合金强度高,它密度小,强度大,密度是钢铁的一半而强度和钢铁差不多;钛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在-253℃~500℃这样宽的温度范围内都能保持高强度。这些优点最适合做( ) A.导线 B.钻头 C.轮船 D.火箭发动机和飞机的壳体
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
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顶端有一条(或两条)比下面输电线细的金属线(如图1~图2 ),它的作用是( ) A.加强铁塔的稳定性 B.传输零线的电流 C.防雷电起到避雷针的作用 D.作为备用线,供输电线断开时应急使用
前级泵能否将扩散泵油蒸汽抽走?为什么?
如何观察扩散泵油蒸汽流的喷发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