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伤寒论
51. 苓桂术甘汤证症状可见
52. 桂枝加桂汤中重用桂枝的目的
53. 真武汤证“有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辟地”,其中“身瞤动,振振欲辟地”的病机
54.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证
55. 茯苓四逆汤的药物组成
56. 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其治疗方剂是
57. 炙甘草汤证的脉症见
58. 真武汤的方药组成
59. 小建中汤有“心中悸而烦”其病机为
60. 以下不是炙甘草汤方药组成的是
61. 下列各项症状,不属于干姜附子汤证的是
6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脉象应为
63. 王某,男,40,自述心悸而痛,喜按,多天来服许多止痛药无效,大小便正常,时有自汗出,脉微缓, 苔白滑,临证辩证当是
64. 邓某,女,39 岁,近日时有气痛,自脐下少腹起,上冲到心,顷止,己而复作,夜间尤甚,舌苔白滑, 脉沉迟,临床辩证是
65. 刘某,女,47 岁,患风心病数年,近日心慌,心中悸动不安,舌苔薄白,脉结代,临床最佳辩证为
66. 黄连汤证为
67. 蓄水证的治法为
68. 水逆证治疗用
69. 蓄血轻症中神志方面的表现为
70. 抵当汤的治法为
71. 蓄血证病势较缓应用
72. 抵当汤的主证中哪项是错误的
73.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
74. 原文“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
75. 小陷胸汤证的治法为
76. 痞证的特点是
77. 证见“心下痞,按之柔软而不痛不硬,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治宜
78. 附子泻心汤的煎服方法为
79. 证见“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者”治宜
80. 甘草泻心汤证的治法为
81. 下列哪项不是甘草泻心汤的主治
82. 原文“心下痞硬,干嗳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治宜
83. 治疗饮停胸胁的主方为
84. 具有发汗解表,升津止利功效的代表方剂是
85. 黄芩汤适用于
86. 阳明病提纲中“胃家实”中胃家指
87. 阳明病的“汗出濈濈然”是指
88. 柯韵伯所指“阳明起手三证”的三证是
89. 白虎汤证的主脉
90. 白虎加人参汤证“背微恶寒”的病机
91. 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的主治方为
92. 猪苓汤的使用禁忌是
93. 阳明热证与阳明腑实证的鉴别要点
94. 下列症状,一般不属于阳明实证的是
95. 《伤寒论》所述小承气汤证的脉象特点
96. 下列何方无大黄芒硝的配伍
97. 下列何证无腹满的表现
98. 脾约证的病机特点为
99. 大黄在大承气汤中正确的用法为
100.茵陈蒿汤证的治法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