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升本)
(判断题)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物质关系。(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社会存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8世纪40年代
判断题)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判断题) 价值观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之分。
判断题) 人类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求知欲。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判断题)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判断题) 转化为机器设备的资本属于可变资本
(判断题) 垄断的形成消除了竞争。
(判断题)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商业利润。
(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判断题) 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已经有300年的历史。
(判断题)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判断题)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判断题)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的赚钱程度。( )
(判断题)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
(判断题) 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发行有价证券。
判断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判断题) 《太阳城》的问世是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
(判断题)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是1842年8月。( )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是( )A(本题2.0分)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资本论》的发表 C、 《矛盾论》的发表 D、 《实践论》的发表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指( )B(本题2.0分) A、 一切哲学 B、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C、 政治经济学 D、 科学社会主义
单选题)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D(本题2.0分) A、 170年 B、 180年 C、 190年 D、 200年
(单选题)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本题2.0分)D A、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B、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C、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本题2.0分)A A、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B、 自然科学研究的具体物质形态 C、 构成物质体的最小单位 D、 有形的可被感触到的实体
(单选题)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是否承认( )(本题2.0分)C A、 意识的能动性 B、 物质的客观性 C、 物质和意识的同一性 D、 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单选题)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途径是( )(本题2.0分)A A、 尊重客观规律 B、 社会实践 C、 依赖物质条件 D、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 )(本题2.0分)A A、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 认识和实践的观点 C、 物质和运动的观点 D、 质变和量变的观点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 )C(本题2.0分) A、 发展的观点 B、 联系的观点C、 实践的观点 D、 矛盾的观点
(单选题) 实践的基本形式中最基本实践活动是( )(本题2.0分) A、 物质生产实践 B、 社会政治实践 C、 教育实践 D、 科学文化实践
(单选题) 真理的本质属性是( )D(本题2.0分) A、 整体性 B、 普通性 C、 具体性 D、 客观性
(单选题) 人们的行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指导思想是否符合( )A(本题2.0分) A、 客观规律 B、 计划C、 大多数人的愿望 D、 理论原则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是( )C(本题2.0分) A、 可知论认识路线 B、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C、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D、 形而上学认识路线
(单选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本题2.0分) A、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经验都来自于实践 B、 一切真知获得都必须自己亲自实践 C、 既可以通过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D、 直接经验来源于实践,间接经验来源于书本
(单选题)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 )A(本题2.0分) A、 绝对主义 B、 辩证法 C、 唯物论 D、 相对主义
(单选题) 决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根据在于( )D(本题2.0分) A、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B、 实践具有社会性 C、 实践具有历史性 D、 实践具有直观现实性的特点
(单选题) 社会存在是( )C(本题2.0分) A、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的总和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 社会生活的总和 D、 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选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 C)(本题2.0分) A、 社会形态的性质 B、 社会的生产方式 C、 社会的经济基础 D、 社会的上层建筑
(单选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本题2.0分) A、 社会基本矛盾 B、 科学技术 C、 人民群众 D、 阶级斗争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 D)(本题2.0分) A、 在于人的生物性 B、 是共同人性的哲学概括 C、 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 是人的各种关系的相加
(单选题)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本题2.0分) A、 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 C、 生产方式 D、 物质资料
(单选题) 商品的价值是( )(本题2.0分) A、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 商品的自然属性 C、 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 D、 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D)(本题2.0分)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单选题)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是(A )(本题2.0分) A、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 C、 雇佣工人所花费的必要劳动时间 D、 雇佣工人所花费的剩余劳动时间
(单选题)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本题2.0分) A、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劳动者全部劳动的报酬 C、 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D、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本题3.0分)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 )的集中概括(本题3.0分) A、 马克思主义立场 B、 马克思主义观点 C、 马克思主义方法 D、 马克思主义特征
(多选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 )(本题3.0分) A、 紧密联系我国社会的客观实际 B、 紧密联系自身的实际 C、 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写的书 D、 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