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

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掌握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达是 A.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 B.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 C.二者都主要靠“获得” D.二者都主要靠“学习”
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是指 A.外语学习中的初期阶段 B.外语学习中的中间阶段 C.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 D.较高水平的中介语阶段
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儿童产生最早语法能力的阶段是 A.双词阶段 B.单词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布洛卡失语症”的特征是 A.能说出些句子,但听不懂别人的话 B.基本上不能说话了,但能听懂别人的话 C.能说话,但构不成完整的句子 D.可以正常说话
认为“思维和语言同时发生,或者先有语言”的学者不包括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C.德国哲学家赫德尔 D.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
语言思维指的是 A.感性思维活动 B.抽象思维活动 C.发散思维活动 D.形象思维活动
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错误的观点是 A.感性思维不一定借助语言进行 B.发散思维完全不需要借助语言 C.抽象思维有时与语言有脱节 D.抽象思维以语言为主要工具
中国古代的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往往选择一种方言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它们当时叫 A.共同语 B.国语 C.雅言 D.普通语
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属语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 B.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 C.语音对应关系是亲属语言的重要标志 D.亲属语言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社会接触在语言上的表现是 A.亲属语的产生 B.洋泾浜语的出现 C.语言的合并 D.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中,注意到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是 A.社会契约说 B.摹声说 C.神授说 D.感叹说
下列现象属于语言分化的是 A.亲属语言 B.克里奥耳语 C.混合语 D.洋泾浜语
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 A.行话 B.官腔 C.黑话 D.贵族语言
下列属于借词的是 A.银行 B.语法 C.蜜月 D.哈达
下列属于半音译半意译的是 A.啤酒 B.剑桥 C.卡通 D.酒吧
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 A.语系 语族 语支 B.语族 语群 语系 C.语群 语系 语族 D.语支 语族 语系
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 A.语音成分的借用 B.词语的借用 C.词缀的借用 D.语法结构的借用
关于“双语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一语言社团的全体或部分成员除使用本族语外,学习一种或多种其他民族的语言 B.某一语言社团的全体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 C.某一语言社团的全体或部分成员使用多种语言 D.某一语言社团的全体或部分成员除使用本族语外,学习和使用一种或多种其他民族的语言
英语、意大利语、古梵语都来自于 A.原始印欧语 B.原始汉藏语 C.古阿尔泰语 D.古南岛语
下列不是亲属语言的一组是 A.英语、德语、荷兰语 B.汉语、苗语、瑶语 C.英语、俄语、阿拉伯语 D.藏语、汉语、彝语
满清放弃满语改说汉语,这属于 A.强迫同化 B.非强迫同化 C.语言接触 D.语言混合
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两方面创制的专门术语是 A.语言 B.能指 C.言语 D.所指 E.心理
语言符号的性质有 A.任意性 B.强制性 C.可变性 D.离散型和线性 E.普适性
从发音机制上看,元音的音质决定于 A.唇形圆展 B.舌位高低 C.舌位前后 D.发音部位 E.发音方法
归并音位的主要原则是 A.语音相似 B.对立 C.互补 D.语音相同 E.不能区别意义
非音质音位主要通过哪些因素起辨义作用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E.音色
下列词中全都是一个语素直接构词的是 A.沙发 巧克力 坦克 扑克 B.巧手 奥林匹克 吉普 卡车 C.沙滩 沙发 啤酒 萝卜 D.玻璃 萝卜 葡萄 杜鹃 E.西方 傻劲 努力 的士
下列词语中,属于派生词的是 A.老人 B.老调 C.老酒 D.老婆 E.老鼠
下列语言片段中,汉语名词“书”具有“有定”语法意义的有 A.动词前面的光杆名词:书看完了 B.动词后面的光杆名词:喜欢看书 C.前面加数量词的名词:买一本书 D.介词“把”后的名词:把书丢了 E.加上指示代词的名词:那书挺好
汉语用来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是 A.内部屈折 B.词形变化 C.虚词 D.语序 E.语调
下列词组中属于离心词组的是 A.他眼睛大 B.仔细看 C.繁荣文化 D.老王知道了 E.痛苦极了
[v]是一个 A.元音 B.辅音 C.浊音 D.清音 E.擦音
下列汉字的元音属于二合元音的是 A.袄 B.战 C.那 D.奏 E.脸
下列关于句子语义结构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一个述谓结构的“谓词”只能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 B.一个述谓结构有多少个变元是由变元的性质决定的 C.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 D.一个命题可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 E.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变元”构成
下列语义关系,只发生在不同句子之间的有 A.指向关系 B.蕴含关系 C.预设关系 D.结构关系 E.歧义关系
词的理性意义包括 A.语气意义 B.语境意义 C.通俗意义 D.科学意义 E.关系意义
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哪几大类 A.符号 B.音符 C.标记 D.意符 E.记号
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B.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 C.汉字是一种词语文字 D.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 E.几千年来,汉字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下列有关普通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B.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C.以历代经典的文学作品为语法规范 D.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E.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中的具体演变都有直接的社会根源 B.语言演变不可能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 C.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发展演变 D.社会之间的接触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 E.社会交际的需要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语言混合的形式有 A.克里奥耳语 B.社会方言 C.洋泾浜语 D.地域方言 E.亲属语言
下列关于语言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对应出现于成批的词语之中 B.是语言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 C.对应只存在于亲属语言之间 D.专指语音形式相同或者相似 E.是语言谱系分类的重要依据
“大脑的单侧化现象”是指 A.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不对称而且分工有所不同 B.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 C.大脑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 D.大脑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 E.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可以靠右半球来代替
抽象思维也叫 A.发散思维 B.外思维 C.前思维 D.逻辑思维 E.理性思维
母语知识可能干扰外语教学的表现有 A.母语的依赖性 B.母语语境的破坏性 C.母语思维与文化的影响 D.自身习惯的干扰 E.母语与外语中有相同的元音和辅音
民族语言政策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A.关于民族语言教育的政策 B.关于官方语言的选择问题 C.关于一个国家内部主体民族语言的政策 D.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 E.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问题
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 ① [u]; ② [a]: ③ [m]: ④ [x]:
试从词语的构造方式的角度对下列合成词进行分类,分别填入相应的各项中: 修辞 阿姨 瓜子 燕子 女儿 马儿 作者 司仪 刚刚 第三 作为 忘记 窗户 木头 开头 后现代 后年 词根和词根组合的合成词 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 前加式派生词 后加式派生词
下面都是“动词(着)+形容词”构成的词组,试从结构形式(A)和语义指向关系(B)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 坐着挺好 显着不高兴 看着伤心 透着轻浮 躺着不合适听着刺耳 走着累 闻着臭、吃着香A1主谓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2动宾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3连动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1形容词陈述指向动词,或动词支配指向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B2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施事:_______________B3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受事(客体)_____________
变换下列句子,使其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1) 激流冲垮了堤岸 (2)老王同志按时完成了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