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安阳师范-金融学-统计学原理
关于基尼系数G说法正确的是() A.G=1说明收入分配完全不平均 B.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C.G=0说明收入分配完全不平均 D.G的取值范围(0,1)
统计分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A.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 B.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 C.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 D.统计分析和统计整理
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是() A.随机性和统计规律性 B.规律性 C.随机性 D.无序性
关于变量层次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变量,它的层次是唯一的 B.定类变量是最低层次的变量 C.定比变量是最高层次的变量 D.一个变量,它的层次不是唯一的
关于频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频率是唯一的 B.频率的大小在0-1之间 C.频率具有随机性 D.频率和概率是不同的概念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发展 B.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前提 C.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发展 D.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时统计学的两大基本内容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C.调查的目的不同 D.调查的单位不同
在抽样推断中,必须遵循( )抽取样本 A.随意原则 B.可比原则 C.随机原则 D.对等原则
抽样误差是指( )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
抽样推断的主要目的是( ) A.用样本推断总体 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 ) A.基础环节 B.关键环节 C.中间环节 D.最终环节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某市城区人口密度为12487人/平方公里,是郊县人口密度的38倍,这是( ) A.强度相对指标 B.总量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某班共有5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男生为女生的1.5倍,这个指标是( ) A.强度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某公司年末电冰箱库存量180台是( ) A.时期指标、实物指标 B.时期指标、价值指标 C.时点指标、实物指标 D.时点指标、价值指标
如果变量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 ) A.不存在相关关系 B.相关程度很高 C.相关程度很低 D.完全负相关
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 ) A.无相关关系 B.存在负相关关系 C.存在正相关关系 D.无法判断
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 A.越接近于-1 B.越接近于0 C.越接近于1 D.在0.5-0.8之间
在对称分布中,( )是最常见、最重要且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的一种分布 A.J型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U型分布
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 A.必须是重叠的 B.既可以是重叠的,又可以是间断的 C.必须是间断的 D.以上都不是
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 A.60-70 B.70-80 C.60-70或70-80都可以 D.60-70或70-80都不可以
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D.编制统计表
目前我国对城市居民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所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下面能进行除法运算的尺度是( ) A.定类尺度 B.定比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序尺度
关于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和为零 B.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微小 C.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影响微小 D.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的平方和,小于它们对任何其它数偏差的平方和
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B.各种相互联系的数量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 C.各种相互联系的数量标志组成的一个整体 D.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质量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某班进行数学考查,3名学生的分数分别为75分、80分、98分,这3个数字是( ) A.标志 B.指标 C.变量 D.变量值
要了解某大学优秀班级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该班每个学生 B.全校学生 C.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D.4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从一个总体中重复抽取足够大的样本,那么样本分布的平均数将会( ) A.大于总体的平均数 B.小于总体的平均数 C.刚好是总体平均数的一半 D.等于总体的平均数
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要求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这一数学性质称为( ) A.一致性 B.无偏向 C.有效性 D.期望性
有两个数列,甲数列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平均数为14.5,标准差为3.7。据此资料可知( ) A.甲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 B.乙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 C.甲乙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无法直接比较甲乙平均数代表性大小
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7688亿元,这是( ) A.总体总量指标 B.时点指标 C.时期指标 D.平均指标
按照变量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 ) A.连续变量和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C.离散变量和确定性 D.离散变量和随机变量
评价直线相关关系密切程度,当r在0.5--0.8时,表示( ) A.不相关 B.低相关 C.高度相关 D.中等相关
在一个左偏的分布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个数将( ) A.超过一半 B.不到一半 C.等于一半 D.不定
籍贯是( )层次的变量 A.定类 B.定距 C.定序 D.定比
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关于列联表的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单边检验 B.是双边检验 C.是左侧单边检验 D.从内容上看是双边检验,从形式上看右侧单边检验
下列哪一个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 A.性别 B.子女数 C.年龄 D.名次
下面属于定序尺度的是( ) A.籍贯 B.血压 C.教育程度 D.性别
平均指标是表明( ) A.大量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B.同类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C.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D.可比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某厂各年工业产值 B.某厂各年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 C.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 D.某厂各年初职工人数
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 A.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B.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C.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D.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 A.正相关 B.线性相关 C.负相关 D.非线性相关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B.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一次性调查
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 )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体重 C.工人性别 D.工人月工资
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1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场总平均工资( ) A.减少 B.持平 C.增加 D.无法做结论
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3%,则物价指数为( ) A.3% B.103.09% C.97% D.109.13%
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具有( ) A.可加性 B.同质性 C.可比性 D.一致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