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安交通大学---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热电偶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点的温度,对热电偶热电势无影响,其依据是( )。 A.均质定律 B.中间导体定律 C.中间温度定律 D.参考电极定律
为了减小云母水位计的指示误差△H,应该( )。 A.缩短云母水位计的汽水连通管高度L B.加长云母水位计的汽水连通管高度L C.将云母水位计中心线的安装位置等于汽包中心线 D.将云母水位计中心线的安装位置偏高于汽包中心线约△H值
超声波流量计是属于( )。 A.容积式流量计 B.速度式流量计C.差压式流量计 D.阻力式流量计
测量时环境温度的改变造成的误差属于( )。 A.疏失误差 B.随机误差C.系统误差 D.基本误差
主蒸汽管的管壁温度监测点设在( )。 A.汽轮机的电动主汽门后; B.汽轮机的自动主汽门前; C.汽轮机的调节汽门前的主汽管上; D.主汽门和调节汽门之间。
采用按控制功能划分的设计原则时,分散控制系统可分为DAS、MCS、SCS、FSSS等子系统,其中MCS的中文含义是 ( )。 A.模拟量控制系统;B.数据采集系统; C.顺序控制系统; D.炉膛燃烧安全监控系统。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的输入信号是( )。 A.转速; B.功率; C.功率和频率; D.频率
DCS上无法记忆的开关跳闸信息是( ) A.操作员误点操作器; B.热工联锁保护动作; C.按下就地事故按钮; D.操作员正常点操作器
在给水自动三冲量中,( )是前馈信号,它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虚假水位”而引起调节器的误动作,改善蒸汽流量扰动下的调节流量。 A.汽包水位 B.给水流量 C.蒸汽流量 D.给水调节阀开度
汽包水位计的配置应采用( )种以上工作原理共存的配置方式,以保证在任何运行工况下锅炉汽包水位的正确监视 A.2 B.3 C.4 D.5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中,被调量是( )。 A.过热器出口汽温 B.减温水量 C.减温阀开度 D.过热器进口汽温
电磁阀属于( )。 A.电动门 B.手动门 C.快速动作门 D.中速动作门
“炉跟机”控制方式的特点是( )。 A.主汽压变化平稳 B.负荷变化平稳 C.负荷变化快,适应性好 D.锅炉运行稳定
电接点水位计是利用锅水与蒸汽( )的差别而设计的,它克服了汽包压力变化对水位影响,可在锅炉启停及变参数时使用。 A.电导率 B.密度 C.热容量 D.电阻
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道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 )m. A.0.5 B.1 C.0.8 D.0.3
过热器出口压力为15MPa及以上的锅炉的汽包水位信号应采取( )值的方式进行优选. A.三取平均 B.三取中 C.三取二 D.三取高值
锅炉汽包水位高、低保护应采用独立测量的( )的逻辑判断方式。 A.二取平均值 B.三取二 C.三取中 D.三取中
锅炉汽包水位高、低保护当有一点因某种原因须退出运行时,应自动转为( )的逻辑判断方式. A.二取平均值 B.二取一 C.二取高 D.二取低
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用作协调控制系统中的( )部分。 A.汽轮机执行器; B.锅炉执行器; C.发电机执行器; D.协调指示执行器。
下列布尔代数运算错误的是( ) A.A+1=1; B.A·A=A; C.1+1=1; D.1+0=0
关于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中常用的校正信号,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送风调节系统中用烟气氧量与给定值的偏差作为送风量的校正信号; B.给水调节系统中用给水压力与给定值的偏差作为送风量的校正信号; C.在燃料量调节系统中用机组实际输出的功率与负荷要求的偏差来校正燃烧率; D.在汽压调节系统中常引入电网频率的动态校正信号,使电网频率改变时,汽轮机进汽阀不动作。
关于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调节系统中外扰是负荷变化; B.调节系统中内扰是蒸汽压力变化; C.给定值有转速给定与功率给定; D.机组启停或甩负荷时用功率回路控制。
DEH系统不必由自动切至手动的情况是( ) A.由单阀切换为多阀运行时。 B.阀门控制卡(VCC卡)故障,在线更换VCC卡; C.一只LVDT故障,在线更换故障的LVDT时; D.DPU(主控站)故障;
DEH的ATC运行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目标转速,目标负荷是通过ATC程序由主计算机确定的最佳值; B.在ATC方式可自动升负荷至额定负荷。 C.升速率和升负荷率是通过ATC程序由主计算机确定的最佳值; D.在ATC方式可进行自动升速、暖机、主汽门/调节汽门切换;
下列哪些参数超限时,需人为干预停机( )。 A.汽机超速; B.润滑油压极低; C.真空极低; D.蒸汽参数异常,达到极限值。
协调控制滑压运行方式是以( )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 A.锅炉跟踪协调; B.汽机跟踪协调; C.锅炉跟踪; D.汽机跟踪。
比例调节器的整定参数是( ) A.比例带; B.超调量; C.积分时间; D.惯性时间常数
关于P、I、D调节规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积分作用能消除静态偏差,但它使过渡过程的最大偏差及调节过程时间增大; B.微分作用能减少过渡过程的最大偏差和调节过程时间; C.单独采用积分调节有助于克服系统的振荡; D.比例调节过程结束后被调量有静态偏差。
直流锅炉机组运行中丰存在几种比例关系,下列不成比例的是( ) A.给水量与燃料量; B.燃料量与负荷; C.送风量与燃料量; D.给水量与送风量。
关于单元制机组“机跟炉”和“炉跟机”运行方式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炉跟机适应于锅炉有故障的工况; B.炉跟机适应于汽机有故障的工况; C.机跟炉适应于锅炉有故障的工况; D.机跟炉适应于带基本负荷的机组。
在DEH阀门管理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单、多阀切换过程中,负荷基本上保持不变; B.在单、多阀切换过程中,如果流量请求值有变化,阀门管理程序不响应; C.阀门管理程序能提供最佳阀位; D.能将某一控制方式下的流量请求值转换成阀门开度信号
评定仪表品质好坏的技术指标主要是看仪表最大绝对误差的大小。( )
凡测量温度在600℃以下者,统称低温计,在600℃以上者,统称高温计。( )
压力式温度计属于液体膨胀式温度计。( )
热电偶的热电势是热电偶两端温度差的函数,是非线性的;在不同温域内,温差相等,热电势并不相等。( )
在热电偶回路中插入第三、四种导体,只要插入导体的两端温度相等,且插入导体是匀质的,无论插入导体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会影响原来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 )
任意两种导体材料都可以配制成热电偶。( )
热电偶分度表是在其冷端温度为0℃条件下制作的,使用时要求其冷端温度为0℃,如果冷端温度不为0℃,必须对冷端温度修正到0℃。( )
在读取液柱式压力计液柱高度时,一般按照液柱弯月面顶点位置在标尺上读取数据。( )
双波纹管差压计主要用于与节流装置配合测量流体流量( )。
测量管道流量,不仅要有合格的节流元件,而且其前后管直管段应符合要求。( )
利用动压测量管测量流量时,实际上是通过测量流体平均流速,从而间接测量出 其流量。( )
热电厂中,空气流量的测量多采用孔板。( )
锅炉在正常运行时,汽包水位界面是水平清晰的。( )
汽轮机联跳发电机只能通过发电机逆功率保护。( )
使用平衡容器测量水位时,汽包压力变化使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汽的重度改变,是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
电接点水位计的电极越多,测量准确度越高,可靠性越好。( )
使用氧化锆氧量计,可以测出一定空间内相对稳定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
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与汽轮机的转速成正比。( )
在自动调节中,PID调节器主要靠比例作用避免过分振荡,靠积分作用消除静态偏差,靠微分作用减少动态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