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单选题)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本题2.0分)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折中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单选题)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本题2.0分) A、 思想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政治范畴 D、 文化范畴
(单选题)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本题2.0分) A、 生产关系 B、 血缘关系 C、 政治关系 D、 思想关系
(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本题2.0分) A、 创造新价值 B、 创造剩余价值 C、 创造必要价值 D、 创造使用价值
(单选题) 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本题2.0分)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竞争规律 D、 货币流通规律
(单选题)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本题2.0分) A、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 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单选题) 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本题2.0分) A、 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 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 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单选题)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本题1.5分) 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 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单选题)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本题1.5分) A、 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 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
(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本题1.5分) 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 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 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 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单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本题1.5分) 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单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本题1.5分) A、 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 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 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 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单选题)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 )(本题1.5分) A、 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 B、 降低其生产成本 C、 扩大了贸易逆差 D、 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单选题)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本题1.5分) A、 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 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 金融风险加大 D、 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单选题)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本题1.5分) A、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 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单选题)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 )(本题1.5分) A、 寄生的资本主义 B、 腐朽的资本主义 C、 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 过渡的资本主义
(单选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本题1.5分) A、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 文艺复兴运动
(单选题)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 )(本题1.5分) 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 德国古典哲学 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单选题)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 )(本题1.5分)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 )(本题1.5分) A、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 共产党的领导 C、 无产阶级专政 D、 社会主义方向
(单选题) 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本题1.5分) 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单选题) 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本题1.5分) 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 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单选题) 采用“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方法的是( )(本题1.5分) A、 空想社会主义者 B、 马克思主义 C、 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
(单选题)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段话出现在( )(本题1.5分) A、 《资本论》中 B、 《共产主义原理》中 C、 《哥达纲领批判》中 D、 《共产党宣言》中
(单选题)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本题1.5分) A、 消灭利益差别 B、 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 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 消灭工业与农业差别
(单选题) 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 )(本题1.5分) A、 原始社会 B、 阶级社会 C、 社会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单选题) 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本题1.5分) A、 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 B、 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 C、 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D、 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 )(本题6.0分) A、 对 B、 错
(单选题)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 )(本题6.0分) A、 对 B、 错
(单选题) 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 )(本题6.0分) A、 对 B、 错
(单选题) 世界统一于存在。 ( )(本题6.0分) A、 对 B、 错
(单选题)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 )(本题6.0分) A、 对 B、 错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 B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