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江苏开放大学历年真题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专题四测试题单选题答案
1、()是中美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
A、部长外交
B、政治外交
C、元首外交
D、领导外交
中美正式建交于()。
A、1979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8年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是()。
A、中美之间的次要问题
B、中美之间的核心问题
C、中美之间的文化问题
D、中美之间的经济问题
()始终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
A、战略实力问题
B、战略认知问题
C、战略挑战问题
D、战略思维问题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在中美关系中一贯坚持的原则立场()。
A、合作共赢
B、以牙还牙
C、相互尊重
D、和平共处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就职典礼上,宣布的“毁约退群”及扩张领土,将对以()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及现行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造成新一轮严重冲击。
A、国际贸易组织
B、世界银行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我们绝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也绝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而是走()的人间正道。
A、互利共赢
B、和平发展
C、创新发展
D、科学进步
()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事关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繁荣与稳定。
A、政治互信
B、经贸合作
C、人文交流
D、军事合作
我们将秉持()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A、相互尊重
B、公平正义
C、共商共建共享
D、合作共赢
()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A、礼尚往来
B、互相尊重
C、开放包容
D、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专题四测试题多选题答案
1、习近平主席在同拜登总统接触中就中美关系发展阐明战略性、方向性、指导性意见,生动地将中美关系比作一座大厦。旧金山会晤时,习近平主席建议中美双方共同树立正确认知、(),这是大厦的五根支柱。
A、共同有效管控分歧
B、共同推进互利合作
C、共同承担大国责任
D、共同促进人文交流
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要()。
A、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
B、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
C、推动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D、坚持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搞意识形态划线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之上。
A、历史观
B、人生观
C、角色观
D、大局观
2024年11月16日,在中美元首利马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是中国的四条红线,不容挑战。
A、台湾问题
B、发展权利
C、道路制度
D、民主人权
美国长期在()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明里暗里纵容支持分裂活动,破坏中国安全稳定、抹黑中国形象、阻碍中国发展。
A、涉藏
B、台湾
C、涉疆
D、涉港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有别、历史文化各异,难免有些矛盾分歧,关键是如何(),共同探寻两个大国在这个星球上的正确相处之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A、促进合作
B、竞争冲突
C、管控分歧
D、增进互信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这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创新。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要举措是()。
A、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
B、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C、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D、秉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理念,构建新型政党关系
历史和现实证明,()。
A、中美两个大国是不能和平共处
B、中美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
C、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
D、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
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经历不少波折,美国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和最重大的地缘政治挑战,并实施全方位遏制打压,主要表现为()。
A、对华实施围堵战略
B、挑起对华贸易战、科技战
C、对华认知出现严重偏差
D、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频频制造事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A、普遍安全
B、共同繁荣
C、开放包容
D、清洁美丽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专题四测试题满分答案
()是中美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
A、部长外交
B、政治外交
C、元首外交
D、领导外交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市政管理学BBS: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参照模板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针对居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予以调查,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垃圾分类、城市经营管理等。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社会调查方法BBS: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及写作要求
请仔细阅读附件中的调查报告,然后结合该份调查报告谈一谈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及写作要求。
城市青年的婚恋年龄期望及影响因素——以南京、保定调查为例.pdf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综合作业三单选题答案
1、与普通食品相比,关于绿色食品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食品强调食品没有任何添加剂
B、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
C、绿色食品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D、绿色食品对产品依法实行统一的标志与管理
HACCP管理体系是指对食品()予以识别、评估的控制的系统方法。
A、质量
B、生产者
C、物流
D、安全危害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核心体系是()。
A、农产品生产安全检测体系
B、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
C、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D、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需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四级相配套,标准化技术人才队伍与之相匹配。
A、产品标准
B、企业标准
C、国际标准
D、技术标准
()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质量标准符合国家农业主管部门行业标准、规范要求,经省级和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测合格并发给合格证书的未经加工的初级农产品。
A、无公害农产品
B、绿色食品
C、有机食品
D、健康食品
以下哪种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国家标准
D、企业标准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为()。
A、企业或个人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条件择优确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组织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式提出是在()。
A、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
B、1991年“丹波斯宣言”中
C、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中
D、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以下不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是()。
A、单一性
B、协调性
C、可持续性
D、公平性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可持续发展更看重()。
A、资源环境的改善
B、经济可持续目标
C、社会可持续性
D、生态可持续性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的未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的安全、优质、营养性食品。
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可持续性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向集约型的生产方式转变。
()的目标是使农民与农村的经济、生态、社会状况得到全面改善,留给子孙后代一个不断完善的资源与环境基础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根本途径,是在()控制农产品质量的治本之策。
()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污染产生的危害,如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某些毒素等。
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和追踪体系,因此一般需要()期。
农业可持续发展追求农业()的平衡协调,坚持农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原则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有机食品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实施对策。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作业范文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请查阅相关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等资料,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专长,因地制宜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完成一篇实践活动报告。
实践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自我介绍,包括姓名、职业、常住地等;
②调研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形式、具体流程、收获等;
③你对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认识;
④你所在的地方有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资源?
⑤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你深感自信,哪些理想、信念、价值、精神让你备受鼓舞;
⑥当前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和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
⑦你对文化建设有什么建议;
⑧你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些什么。
要求:
立足实际,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有理有据。
独立完成,杜绝抄袭。
不少于1000字。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