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茶文化概论

唐代出现的最重要茶学著作是陆羽的( )。 选择一项: A. 《茶经》 B. 《茶录》 C. 《茶谱》 D. 《茶述》
唐代茶书陆羽《茶经》共分十章,其中记述采茶、制茶的器具和煮茶、饮茶的器具分别是( )和( )两章。 A. 四之器 B. 五之煮 C. 三之造 D. 二之具
明代茶书《茶谱》的作者朱权是明代皇帝( )第十七子,永乐初年改封在江西( )。 A. 南昌 B. 南京 C. 朱棣 D. 朱元璋
清代茶书( )的《续茶经》,先将陆羽的《茶经》附在前面,然后按其体例全书分( )十目,辑录历代文献资料汇编成书。 A. 陆羽 B. 三卷 C. 陆廷灿 D. 十卷
清代茶书陆廷灿的《续茶经》,先将( )的《茶经》附在前面,然后按其体例全书分三卷( ),辑录历代文献资料汇编成书。 A. 陆羽 B. 蔡襄 C. 十目 D. 十卷
唐代茶书陆羽《茶经》共分十章,其中记述古代茶事史料和著名茶区的分布分别是( )和( )两章 A. 五之煮 B. 七之事 C. 三之造 D. 八之出
赋是古代一种文学样式,大体可分为言志和体物两类,《荈赋》就是属于言志这一类的赋( )。 选择一项: 对 错
蔡襄是在任浙江湖州刺史监督顾渚紫笋贡茶时写了《茶录》一书,献给唐朝皇帝唐玄宗阅读( ) 选择一项: 对 错
明代陈师的《茶考》云 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 ,这是明确记载唐宋饼茶 煮茶法 的产生( )。 选择一项: 对 错
陆羽在撰写《茶经》时,读过《荈赋》,受其影响,故《茶经》中多次引用《荈赋》的原文( )。 选择一项: 对 错
陆羽在撰写《茶经》时,并没读过《荈赋》,故《茶经》中没有引用《荈赋》的原文( )。 选择一项: 对 错
五代毛文锡《茶谱》主要是记述各产茶区的泉水及其品质、等级和滋味。书中未涉及茶叶的内容。( )。 选择一项: 对 错
《荈赋》原作已经散失,现在所见到的从唐宋类书收集起来的11句,后经搜罗又辑出3句,共成14句( )。 选择一项: 对 错
宋代的茶书其文字经常长达数万字,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名副其实的皇皇巨著( )。 选择一项: 对 错
《茶经》被誉为 茶学百科全书 ,是所有茶书中最重要的著作,自问世1200多年来,传播国内外,版本有100多种( )。 选择一项: 对 错
明代陈师的《茶考》论述蒙顶茶、天池茶、龙井茶、闽茶的品质状况、杭城的烹茶习俗,明确记载撮泡法的产生( )。 选择一项: 对 错
《茶经》不是 茶学百科全书 ,在茶书中不是最重要的著作,自问世1200多年来,一直没有传播到国外( )。 选择一项: 对 错
唐代以前,因饮茶之风不盛,不可能有人专门撰写茶叶方面的著作,只有一些书籍和诗歌中偶尔涉提及,只是一些只言片语,算不上茶书( )。 选择一项: 对 错
赋是古代一种文学样式,大体可分为言志和体物两类,后者是以描写具体事物为主旨的,其中一项为 草木 ,《荈赋》就是属于这一类的( )。 选择一项: 对 错
唐朝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品茶用水的著作,主要是论述煎茶用水对茶的色香味的影响( )。 选择一项: 对 错
宋代茶事发达,出现了众多的茶书,已知的有近30种,但大多失传,没有一部被完整地保存下来,非常可惜( )。 选择一项: 对 错
《茶经》被誉为是 茶学百科全书 ,传播到国外众多国家,在日本、韩国都有专门研究《茶经》的学术团体( )。 选择一项: 对 错
《荈赋》是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记述茶树生长环境、采摘、用水、茶具、茶汤、泡沫、功效各方面的作品,它对宋代茶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选择一项: 对 错
陆羽在撰写《茶经》时很赞同《荈赋》的观点,因此《茶经》中在谈到用水、泡沫、茶具时都加以引用( )。 选择一项: 对 错
《荈赋》是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记述茶树生长环境、采摘、用水、茶具、茶汤、泡沫、功效各方面的作品,视为袖珍《茶经》也不会过分( )。 选择一项: 对 错
宋代福建的宋子安觉得蔡襄等人的茶书尚有不足之处,故专门写了《东溪试茶录》一书( )。 选择一项: 对 错
《宣和北苑贡茶录》书中附有各色贡茶模板图形38幅,使后人得以了解宋代贡茶的具体形状。该书的作者是( )。 选择一项: A. 黄儒 B. 陆游 C. 陆羽 D. 熊蕃
陆羽《茶经middot;四之器》是记述煮茶、饮茶的器具和全国各地( )的优劣。 选择一项: A. 茶叶 B. 茶具 C. 茶书 D. 泉水
明朝顾元庆删校钱椿年《茶谱》,在书中提出 煎茶四要 是指 择水、洗茶、候汤、( ) 。 选择一项: A. 择品 B. 择果 C. 涤器 D. 协旃
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述茶具的茶书《茶具图赞》的作者审安老人的真实姓名( )。 选择一项: A. 周高起 B. 黄儒 C. 不明 D. 赵佶
西晋《荈赋》中描写的采茶时间是 月惟初秋 ,因此所采的是( )。 选择一项: A. 冬茶 B. 秋茶 C. 春茶 D. 夏茶
宋徽宗《大观茶论》全书2800多字,分为20目,其中特别对宋代( )技艺进行详细论述。 选择一项: A. 点茶 B. 泡茶 C. 煮茶 D. 煎茶
宋代在福建建安( )设龙焙专门生产供皇宫御用的贡茶。 选择一项: A. 北苑 B. 安溪 C. 崇安 D. 福州
西晋《荈赋》中描写的品茶用水是 ( )之注 ,可见描述的是四川地区的茶事。 选择一项: A. 钱塘 B. 淞江 C. 岷方 D. 虎丘
赵汝励《北苑别录》是为了补充《宣和北苑贡茶录》不够详尽而写的续集,书中将北苑贡茶的等级分为( )纲。 选择一项: A. 50 B. 20 C. 12 D. 30
因《宣和北苑贡茶录》不够详尽,赵汝励特地写了( )一书加以补充,书中将北苑贡茶的等级分为12纲。 选择一项: A. 《北苑别录》 B. 《茶录》 C. 《茶谱》 D. 《东溪试茶录》
清代的茶书以资料汇集为主,其中篇幅和影响较大的有刘源长的( )。 选择一项: A. 《茶史》 B. 《茶录》 C. 《茶疏》 D. 《茶谱》
清代的另一部篇幅较大的汇编型茶书《续茶经》全书7万字,成书与( )年。 选择一项: A. 1901 B. 1734 C. 1911 D. 1840
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书中附有各色贡茶( )图形38幅,使后人得以了解宋代贡茶的具体形状。 选择一项: A. 包装 B. 技术 C. 茶具 D. 模板
明朝钱椿年的茶书《茶谱》后被( )删校后再以同样书名出版。 选择一项: A. 朱权 B. 毛文锡 C. 顾元庆 D. 张源
自唐代《茶经》问世以后到清代为止,我国历史上刊印的各类茶书有( )之多。 选择一项: A. 千种 B. 八十种 C. 百种 D. 五十种
清代的另一部篇幅较大的汇编型茶书是陆廷灿的( )。 选择一项: A. 《茶史》 B. 《茶疏》 C. 《续茶经》 D. 《茶谱》
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记述了各地水质的( ),是一本系统评述烹茶用水的专书。 选择一项: A. 特点 B. 流速 C. 名称 D. 元素
明朝顾元庆删校钱椿年《茶谱》,在书中提倡清饮,有( )茶制法的技术也颇有价值。 选择一项: A. 红茶 B. 绿茶 C. 黄茶 D. 花茶
唐代出现一部专门谈论品茶用水的茶书《煎茶水记》的作者是( )。 选择一项: A. 陆羽 B. 张又新 C. 毛文锡 D. 白居易
在唐代以前的所有诗文中有一篇诗赋可以当做( )来阅读的就是西晋杜育的《荈赋》。 选择一项: A. 小说 B. 散文 C. 茶书 D. 寓言
宋代茶书《茶具图赞》给茶具安上官职,其中 金法曹 是指( ), 汤提点 是指( )。 A. 茶托 B. 汤瓶 C. 茶碾 D. 茶筅
明代顾元庆删校的《茶谱》,书中的 点茶三要 除了 涤器 外还有( )和( )。 A. 择果 B. 协盏 C. 洗茶 D. 煮茶
宋代有两部茶书论述茶的色香味,将 色 放在第一位的茶书是( ),将 味 放在第一位的茶书是( )。 A. 《茶录》 B. 《大观茶论》 C. 《品茶要录》 D. 《北苑别录》
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先将陆羽( )附在前面,然后按其体例全书分( )十目,辑录历代文献资料汇编成书。 A. 十卷 B. 三卷 C. 《茶经》 D. 《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