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古代汉语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 )。 A.词谱 B.词名 C.词曲 D.填词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所用的修辞方式是( )。 A.稽古 B.譬喻 C.代称 D.互文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所用的修辞方式是( )。 A.稽古 B.倒文 C.委婉 D.互文
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條倍脩休 B.特牧福祈 C.盆簋益孟 D.颖颍顿颈
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 A.说——悦 B. 矜——鳏 C.歌——謌 D. 昏——婚
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 A.遁——遯 B.脩——修 C. 辟——避 D.罢——疲
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A.春 B.朝 C.孟 D.鼎
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 A.草创未就。 B.三窟已就。 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 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下列各句中,“是”充当前置宾语的是() A.惟兄嫂是依 B.无乃尔是过与?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D.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 A.姜氏何厌之有? B.敢问何谓也? C.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 )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从左右,皆肘之 C.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 )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盍各言尔志?
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 A.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百里奚举于市
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 ) A.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是非君子之言也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本工具书的性质是() A.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语辞 B.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语辞 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语辞 D.考释曲中的特殊语辞
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A.反——返 B.芸——耘 C.归——馈 D.涂——途
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 A.点——點 B.点——點 C.烟——煙 D.敛——殓
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C.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D.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 ) A.惠等哭,舆归营 B.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中“欲”的意思是( ) A.欲望 B.特意 C.想要 D.说服
“先王胜其法,不听其泣”中“法”的意思是( ) A. 法律 B.方法 C.放任 D.由着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中介词“于”的意思是( ) A.于此 B.变为 C.于是 D.比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句中“备”的意思是( ) A.完备 B.详尽 C.周全 D.准备
“实维我仪,之死矢靡他”中的“矢”字表示的意思是( ) A.发誓 B.箭 C.箭靶 D.弓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其本义的是() 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C.酌以大斗 D.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
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 A.薪:砍柴。 B.奋:举起,扬起,振作。 C.权:权力,权衡 D.信:言语真实。
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假借义的是() A.弟:表示尊重、顺从兄长 B.信:表示伸展。 C.岁:表示时间,即一年。 D.辟:表示逃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占优势。 B.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复音节化。 C.汉语词汇中词的复音节化规律当同汉语语音的简化规律相联系 D.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根源,主要是由语言内部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中的“氓”指的是( ) A. 女子 B.男子 C.一种植物 D.棉质
可用于声训,指明词源的古注术语是( ) A.谓之 B.犹言 C.读如 D.之言
古代的“上元节”指的是( ) A.正月初一 B.正月十五 C.二月初二 D.三月初三
古代的“浴佛节”指的是( ) A.四月初八 B.五月初五 C.九月初九 D.二月十二
下列句子中,“趣”有“催促”义的句子是( ) A.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 B.参之《国语》以博其趣 C.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D.乃命有司趣民收敛
下列作品属于沈约的是( ) A.《谢灵运传论》 B.《哀江南赋序》 C.《答谢中书书》 D.《文心雕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复音节词的大量产生已成为汉语发展演变的一个趋势。 B.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单音节同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复音词。这个复音词的词义只落在其中的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仅仅作为陪衬而存在。 C.《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中“指示”是偏义复词。 D.合音词是指书写形式是一个字,但实际上暗含了两个单音节词,表示的是两个字合起来所表示意义。
《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言:原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 A.盛气:怒气很大。 B.揖: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 C.揖: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 D.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下列各组字,意符全都相同的是() A.徒徙行径 B.腥胡肖胃 C.冯骐笃骏 D.孟盟盆益
《墨子》一书的语言特点是( )。 A.语言古朴 B.通俗 C.华丽 D.铺张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句中的“信”的词义是 ( ) A.确实 B.相信 C.信件 D.信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稽古 B.代称 C.隐喻 D.引经
借字与本字的声韵都相同而构成的通假叫做( ) A.双声通假 B.同音通假 C.叠韵通假 D.声韵相邻通假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A.众若眉而 B.间益逐鸟 C.初齿网休 D. 牧采取射
“先王胜其法,不听其泣”中“法”的意思是( )。 A.法律 B.方法 C.放任 D.由着
《老子》又称( )。 A.《道德经》 B.《道德真经》 C.《老子五千文》 D.《五千言》
“三玄”指( )。 A.《周易》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下列文章出自《诗经》中“风”这一部分的是( )。 A.《周南》 B.《召南》 C.《邶》 D.《鄘》
《诗经》中的“雅”这部分分为( )。 A.《大雅》 B.《小雅》 C.《中雅》 D.《太雅》
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 A.目甘伐哀 B.又受劣都 C.鱼牧末戒 D.日亦修疆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