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商丘师范学院美学原理(高起专)
(单选题) 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 )(本题1.0分) A、 笑 B、 快感 C、 和谐 D、 震惊
(单选题) 美育一语,最初由德国古典美学家谁提出?( )(本题1.0分) A、 康德 B、 谢林 C、 黑格尔 D、 席勒
(单选题) 哪位美学家彻底否定区分艺术种类的美学意义?( )(本题1.0分) A、 刘勰 B、 康德 C、 维科 D、 克罗齐
(单选题) 从现存文献资料看,西方最早论述崇高这一术语的,是( )(本题1.0分) A、 柏拉图 B、 贺拉斯 C、 朗吉弩斯 D、 博克
(单选题) 在我国较早区分美与善的人是( )(本题1.0分) A、 伍举 B、 老子 C、 庄子 D、 孔子
(单选题) 美在关系说是谁提出来的?( )(本题1.0分) A、 毕达哥拉斯学派 B、 克罗齐 C、 柏拉图 D、 狄德罗
(单选题) 以下说法最错误的是______。 (本题1.0分) A、 百姓的日常生活是社会美的重要领域。 B、 饮食是一种文化,它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紧密联系。 C、 饮食文化具有历史的审美意蕴。 D、 百姓的日常生活与美无关。
(单选题) 哪一个文本对美与美的东西进行了区分?( )(本题1.0分) A、 《希庇阿斯篇》 B、 《法律篇》 C、 《大希庇阿斯篇》 D、 《理想国》
(单选题) 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 ______。 (本题1.0分) A、 物质关系 B、 精神关系 C、 物质与精神统一的关系 D、 欲求关系
(单选题) 《人间词话》是 _______ 的著作 。(本题1.0分) A、 王国维 B、 李泽厚 C、 蔡元培 D、 宗白华
(单选题) 悲剧性冲突源于_____。 (本题1.0分) A、 正义与邪恶的矛盾 B、 人物的过失 C、 自然地灾难 D、 日常生活的不幸
(单选题) 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 _____ 。(本题1.0分) A、 人的美 B、 劳动产品的美 C、 境界美 D、 环境美
(单选题)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_____ 。(本题1.0分) A、 艺术品是人工制品 B、 艺术品是精神产品 C、 艺术品用意象思维创造艺术世界 D、 艺术品主要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单选题) 不属于悲剧的最佳表现形式是______。 (本题1.0分) A、 绘画 B、 戏剧 C、 小说 D、 影视艺术
(单选题) 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_______。(本题1.0分) A、 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 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 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 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单选题) 提出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通过感性的途径完善人性的美学家是_____。 (本题1.0分) A、 康德 B、 黑格尔 C、 席勒 D、 蔡元培
(单选题) 被各国美学界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_____。 (本题1.0分) A、 苏格拉底 B、 鲍姆嘉登 C、 鲍桑葵 D、 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审美标准是_____。 (本题1.0分) A、 主观的 B、 客观的 C、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D、 随意的
(单选题)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______。 (本题1.0分) A、 1925年 B、 1935年 C、 1945年 D、 1950年
(单选题) 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_______。 (本题1.0分) A、 感官 B、 审美能力 C、 想象 D、 灵性
(单选题) 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体现的形式美法则是_______。 (本题1.0分) A、 单纯统一 B、 对比 C、 调和 D、 均衡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______。 (本题1.0分)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 “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单选题) 马克思深刻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是 _______。 (本题1.0分) A、 既批判丑,又肯定美 B、 既制造丑,又创造美 C、 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 D、 美中有丑,丑中有美
(单选题) 以下对《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本题1.0分) A、 它的悲剧性的主题是美的毁灭。 B、 它的人生感表现为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 C、 它仅是一部爱情悲剧小说。 D、 它杂糅了儒道佛三家思想。
(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本题1.0分) A、 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 审美活动可以脱离社会历史环境进行。 C、 泰纳用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来概括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因素。 D、 审美趣味具有个体性的特征。
(单选题) 关于审美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 。(本题1.0分) A、 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 B、 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活动。 C、 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 D、 审美活动是人类唯一的价值需求。
(单选题) 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_______。(本题1.0分) A、 自认 B、 社会 C、 人生 D、 艺术
(单选题)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_____的诗句。 (本题1.0分) A、 苏轼 B、 柳永 C、 李清照 D、 曹雪芹
(单选题) 提出“美是生活”的美学家是 _____ 。(本题1.0分) A、 别林斯基 B、 黑格尔 C、 狄德罗 D、 车尔尼雪夫斯基
(单选题)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______。 (本题1.0分) A、 伊安篇 B、 斐多篇 C、 大希庇阿斯篇 D、 会饮篇
(单选题) 明确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美学家是 ______。(本题1.0分) A、 康德 B、 贺拉斯 C、 席勒 D、 锡德尼
以下不属于曹禺作品的而是 ______ 。 (本题1.0分) A、 《雷雨》 B、 《日出》 C、 《北京人》 D、 《茶馆》
(单选题) 美学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_。(本题1.0分) A、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 B、 美的规律的问题 C、 美感问题 D、 美的本质问题
(单选题)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提出者是 ______。(本题1.0分) A、 鲁迅 B、 曹禺 C、 萧红 D、 张爱玲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本题1.0分) A、 时代风貌是一个社会在较长时期所显示的和相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 B、 社会中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影响。 C、 生活环境的改变对个人的审美格调不会产生影响。 D、 时代风貌是一个时期意象世界所显示的时代风貌。
(单选题) “燕山雪花大如席”所运用的想象的形式是_____。 (本题1.0分) A、 相似联想 B、 接近联想 C、 再造联想 D、 对比联想
(单选题) 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恰当的审美理解是 _______。(本题1.0分) A、 人的异化 B、 感情专一 C、 人为美而兴奋倾倒 D、 审美是件苦差事
(单选题) 哪位美学家否定区分艺术种类的美学意义( )(本题1.0分) A、 康德; B、 柏拉图 C、 黑格尔 D、 克罗齐
(单选题) 以下属于马克思著作的是( )(本题1.0分) A、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 《艺术作品的本源》 C、 《诗学》 D、 《美学》
(单选题) 哪位美学家有三大批判( )(本题1.0分) A、 黑格尔 B、 尼采 C、 鲍姆嘉登 D、 康德
(单选题) 康德的美学著作是( )(本题1.0分) A、 《美学》 B、 《悲剧的诞生》 C、 《判断力批判》 D、 《实践理性批判》
(单选题) 一般认为美学之父是( )(本题1.0分) A、 刘勰 B、 司空图 C、 鲍姆嘉登 D、 克罗齐
(单选题) 诗性智慧说是哪位理论家提出的( )(本题1.0分) A、 维柯 B、 伍举 C、 克罗齐 D、 鲍姆嘉登
(单选题) “去繁求简、去粗存精”,是指 变化表现方法。( )(本题1.0分) A、 夸张加强法 B、 省略修饰法 C、 添加装饰法 D、 借寓法
(单选题) 下列颜色哪种颜色不属于草色( )(本题1.0分) A、 花青 B、 洋红 C、 石青 D、 藤黄
(单选题) 实用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 )(本题1.0分) A、 中国画 B、 图案 C、 油画 D、 雕塑
(单选题) 当立方体上下两个体面与地面平行,其他体面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所产生的透视 为( )(本题1.0分) A、 倾斜透视 B、 平行透视 C、 成角透视 D、 俯角透视
(单选题) 色光中的三原色是( )(本题1.0分) A、 红、黄、蓝 B、 青、黄、红 C、 红、绿、蓝 D、 橙、绿、紫
(单选题) 以下颜色纯度最高的是( )(本题1.0分) A、 三原色 B、 间色 C、 复色 D、 无彩
(多选题) 以下属于形式美规律的有( )(本题1.0分) A、 对称 B、 象征 C、 均衡 D、 比例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