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工业大学土力学及地基基础(高起专)
下列土中,最容易发生冻胀融陷现象的季节性冻土是:( )
A
碎石土
B
砂土
C
粉土
D
粘土
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A
液限
B
塑限
C
塑性指数
D
液性指数
下列指标中,哪一指标数值越大,密实度越小。( )
A
孔隙比
B
相对密实度
C
轻便贯入锤击数
D
标准贯入锤击数
根据规范GB50007进行土的工程分类,粘土是指:( )
A
粒径小于0.05mm的土
B
粒径小于0.005mm的土
C
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D
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
流砂产生的条件为:( )
A
渗流由上而下,动水力小于土的有效重度
B
渗流由上而下,动水力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
渗流由下而上,动水力小于土的有效重度
D
渗流由下而上,动水力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可按平面问题求解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基础是:( )
A
柱下独立基础
B
墙下条形基础
C
片筏基础
D
箱形基础
深度相同时,随着离基础中心点距离的增大,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 )
A
斜线增大
B
斜线减小
C
曲线增大
D
曲线减小
在下列压缩性指标中,数值越大,压缩性越小的指标是:( )
A
压缩系数
B
压缩指数
C
压缩模量
D
孔隙比
土为超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pC与目前土的上覆压力p1=γh的关系为:( )
A
pC>p1
B
pC<p1
C
pC=p1
D
pC=0
下列关系式中,σCZ为自重应力,σZ为附加应力,当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高压缩性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压缩层下限确定的根据是:( )
A
σCZ/σZ≤0.1
B
σCZ/σZ≤0.2
C
σZ/σCZ≤0.1
D
σZ/σCZ≤0.2
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相同厚度的单面排水土层,渗透固结速度最慢的是:( )
A
砂土地基
B
粉土地基
C
粘土地基
D
碎石土地基
固结排水条件下测得的抗剪强度指标适用于:( )
A
慢速加荷排水条件良好地基
B
慢速加荷排水条件不良地基
C
快速加荷排水条件良好地基
D
快速加荷排水条件不良地基
分析地基的长期稳定性一般采用 :( )
A
固结排水实验确定的总应力参数
B
固结不排水实验确定的总应力参数
C
不固结排水实验确定的有效应力参数
D
固结不排水实验确定的有效应力参数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适用条件为:( )
A
墙背光滑、垂直,填土面水平
B
墙背光滑、俯斜,填土面水平
C
墙后填土必为理想散粒体
D
墙后填土必为理想粘性体
如在开挖临时边坡以后砌筑重力式挡土墙,合理的墙背形式是:( )
A
直立
B
俯斜
C
仰斜
D
背斜
地基破坏时滑动面延续到地表的破坏形式为:( )
A
刺入式破坏
B
冲剪式破坏
C
整体剪切破坏
D
局部剪切破坏
整体剪切破坏通常在下列哪种地基中发生 ( )
A
埋深浅、压缩性低的土层
B
埋深浅、压缩性高的土层
C
埋深大、压缩性低的土层
D
埋深大、压缩性高的土层
分析粘性土坡稳定时,假定滑动面为:( )
A
斜平面
B
水平面
C
圆弧面
D
曲面
影响无粘性土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 )
A
土坡高度
B
土坡坡角
C
土的重度
D
土的粘聚力
为满足填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填土的控制含水量应控制在:( )
A
ws±2%
B
wp±2%
C
wp±2%
D
wop±2%
某墙背倾角α为10°的仰斜挡土墙,若墙背与土的摩擦角δ为10°,则主动土压力合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A
0°
B
10°
C
20°
D
30°
地基的临塑荷载随:
A
φ、C、q的增大而增大
B
φ、C、q的增大而减小
C
φ、C、q、γ、b的增大而增大
D
φ、C、q、γ、b的增大而减小
有明显三个破坏阶段的地基破坏型式为:
A
刺入式破坏
B
冲剪式破坏
C
整体剪切破坏
D
局部剪切破坏
所谓临塑荷载,就是指:
A
地基土中出现连续滑动面时的荷载
B
基础边缘处土体将发生剪切破坏时的荷载
C
地基土中即将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时的荷载
D
地基土中塑性区深度达到某一数值时的荷载
分析砂性土坡稳定时,假定滑动面为:
A
斜平面
B
中点圆
C
坡面圆
D
坡脚圆
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
A
塑性指数
B
液性指数
C
压缩系数
D
压缩指数
原状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称为土的 ( )
A
液化指标
B
强度提高系数
C
固结系数
D
灵敏度
地下水位上升将使土中自重应力(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在砂土中增大,在粘性土中减小
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
均匀的
B
曲线的
C
折线的
D
直线的
为了方便比较,评价土的压缩性高低的指标是 ( )
A
a1-2
B
a2-3
C
a1-3
D
a2-4
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
附加应力的变化
B
总应力的变化
C
有效应力的变化
D
自重应力的变化
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
A
β<φ
B
β=φ
C
β>φ
D
β≤φ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诸方法中,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
动力触探
B
静载荷试验
C
经验公式计算
D
理论公式计算
标准贯入试验所用锤的质量为( )
A
10kg
B
28kg
C
63.5kg
D
120kg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适用条件是( )
A
墙后填土为无粘性土
B
墙后无地下水
C
墙后填土为粘性土
D
墙背直立、光滑、填土面水平
判别粘性土软硬程度的物理指标是( )。
A
含水量
B
孔隙比
C
液性指数
D
塑性指数
如果矩形底面基础的尺寸为1xb =2.5m x2m,埋深为3.5m,在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时,公式中b应取 ( )
A
3.5m
B
3m
C
2.5m
D
2m
以下基础形式中不需要按刚性角要求设计的是( )。
A
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
B
墙下条形砖基础
C
毛石基础
D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桩承台(不包括梁式)的厚度是由( )承载力决定的。
A
受弯
B
受剪切
C
受冲切和受剪切
D
受冲切
进行浅基础设计,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取( )值。
A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标准组合
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准永久组合
C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标准组合
D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基本组合
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A
颗粒级配越好
B
颗粒级配越差
C
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
不均匀系数越大
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A
塑性指数
B
液性指数
C
压缩系数
D
压缩指数
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A
方向向下
B
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
方向向上
D
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A
均匀的
B
曲线的
C
折线的
D
直线的
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A
附加应力的变化
B
总应力的变化
C
有效应力的变化
D
自重应力的变化
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确定压缩层下限的标准是 。
A
σz≤0.1p0
B
σz≤0.2p0
C
σz≤0.2σcz
D
σz≤0.3σcz
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
A
β<φ
B
β=φ
C
β>φ
D
β≤φ
在无限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分布特点是 。
A
曲线分布
B
正三角形分布
C
倒三角形分布
D
沿深度不变
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
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A
e≤ι/30
B
e≤ι/10
C
e≤b/4
D
e≤b/2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A
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
减小冻胀
C
提高地基承载力
D
消除湿陷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