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不包括(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心跳停止
B.

自主呼吸停止
C.

颅神经反射消失
D.

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E.

瞳孔散大或固定
死亡的概念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B.

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
C.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D.

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E.

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支气管黏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增生
B.

再生
C.

化生
D.

萎缩
E.

肥大
患者,男性,73岁,20年前发现患糖尿病,10年前又发现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3年来病情逐渐加重,常有胸前区不适等心肌缺血症状,1个月前开始有右下肢拇趾末端麻木,以后发展为局部脱水皱缩和色泽变黑褐,其病变应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局部感染
B.

湿性坏疽
C.

干性坏疽
D.

气性坏疽
E.

以上均不是
属于永久性细胞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淋巴细胞
B.

肝细胞
C.

心肌细胞
D.

骨髓细胞
E.

皮肤表皮细胞
肉芽组织的基本成分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毛细血管和炎性细胞
B.

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
C.

淋巴细胞和纤维细胞
D.

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E.

成纤维细胞和毛细淋巴管
最易导致脑萎缩的因素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颅内压升高
B.

脑膜刺激征
C.

脑脓肿
D.

脑动脉粥样硬化
E.

颈内动脉栓塞
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肠、肝、脾
B.

肝、肾、心
C.

心、脑、肺
D.

脾、心、肝
E.

肠、脾、脑
下述不易出现血栓形成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大面积烧伤
B.

晚期胃癌
C.

严重创伤
D.

心肌梗死
E.

皮肤荨麻疹
脂肪栓塞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急性右心衰竭
B.

急性左心衰竭
C.

脑出血坏死
D.

肾功能衰竭
E.

心源性休克
"槟榔肝"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肝脂肪变
B.

肝慢性淤血
C.

肝混浊肿胀
D.

肝硬化
E.

肝慢性炎症
心力衰竭细胞是指肺淤血时(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肺泡内吞噬粉尘的巨噬细胞
B.

肺泡内含有多量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C.

增生的肺泡上皮细胞
D.

血管内皮细胞
E.

肺泡腔内的巨噬细胞
最常见的栓子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血栓栓子
B.

空气栓子
C.

细菌栓子
D.

肿瘤栓子
E.

羊水栓子
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脾、肾、肠
B.

肺、肾、脑
C.

肾、心、脾
D.

脾、肝、肺
E.

肠、脑、心
肠扭转可引起肠壁发生(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贫血性梗死
B.

干性坏疽
C.

气性坏疽
D.

出血性梗死
E.

液化性坏死
DIC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广泛微血栓形成
B.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

纤溶过程亢进
D.

凝血功能紊乱
E.

溶血性贫血
患者口渴,尿少,尿钠高,血清钠>150 mmol/L,其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等渗性脱水
B.

水中毒
C.

高渗性脱水
D.

水肿
E.

低渗性脱水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因素不包括(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肾小球滤过压下降
B.

肾血流量减少
C.

肾小球囊内压降低
D.

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
E.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早期易发生休克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类型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低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水中毒
D.

低钾血症
E.

高钾血症
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血浆白蛋白减少
B.

血浆球蛋白减少
C.

血液浓缩
D.

血红蛋白减少
E.

血Na+含量降低
大面积肌肉挤压伤,患者易出现(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低钾血症
B.

低镁血症
C.

低钠血症
D.

高钠血症
E.

高钾血症
细胞内的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见于(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碱中毒
B.

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
C.

静脉输入大量胰岛素
D.

血管内溶血
E.

静脉输入大量氨基酸
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

磷酸盐缓冲系统
C.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D.

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

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

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C.

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D.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

蛋白质缓冲系统
缺氧是由于(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
C.

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

血液中氧容量降低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低张性低氧血症
B.

等张性低氧血症
C.

缺血性缺氧
D.

淤血性缺氧
E.

低动力性缺氧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心脏
B.

大脑
C.


D.


E.

胃肠道
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细菌
B.

病毒
C.

致热性类固醇
D.

肿瘤坏死因子
E.

螺旋体
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

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

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

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

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炎性水肿渗出液位于(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关节腔
B.

胸膜腔
C.

腹膜腔
D.

组织间隙
E.

心包腔
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心包出血性炎
B.

心包表面化脓性炎
C.

心包浆液性炎
D.

心包卡他性炎
E.

心包纤维素性炎
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最主要作用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B.

形成浆细胞
C.

释放血管活性胺
D.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E.

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和组织碎片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生物性因子
B.

免疫反应
C.

物理性因子
D.

化学性因子
E.

机械性因子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浆液性炎
B.

假膜性炎
C.

出血性炎
D.

蜂窝织炎
E.

脓肿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鳞状上皮损伤
B.

浆液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出血性炎
E.

炎性充血
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空洞
B.

瘘管
C.

溃疡
D.

窦道
E.

化脓性炎症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儿茶酚胺
B.

心肌抑制因子
C.

血栓素A2
D.

内皮素
E.

血管紧张素Ⅱ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单选题 (3 分) 0分

A.

少灌少流
B.

多灌少流
C.

不灌不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
MODS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多发创伤同时损伤了多个器官而引起的综合征
B.

急性危重病中短时间内不止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衰竭
C.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D.

发生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的综合征
E.

一个器官衰竭导致另一些器官相继衰竭
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失多少,补多少
B.

需多少,补多少
C.

宁多勿少
D.

宁少勿多
E.

血压变化不明显时可不必补液
“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 )。
单选题 (3 分) 0分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组织液回流增多
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少灌多流
B.

多灌少流
C.

少灌少流
D.

多灌多流
E.

不灌不流
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区别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细胞分化程度
B.

生长速度
C.

有无包膜
D.

有无继发改变
E.

对机体影响大小
女,38岁。乳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为球形,直径2 cm,有包膜。镜下见乳腺腺上皮增生形成腺体,腺腔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乳腺腺瘤
B.

乳腺纤维腺瘤
C.

乳腺病
D.

乳腺肉瘤
E.

乳腺纤维瘤
发生肉瘤的组织不包括(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软骨
B.

横纹肌
C.

脂肪
D.

血管
E.

胆管上皮
胫骨旁可见一巨大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淡红色、已侵犯骨皮质,镜检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有少量胶原纤维形成,应诊断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未分化癌
B.

纤维肉瘤
C.

横纹肌肉瘤
D.

纤维瘤
E.

平滑肌肉瘤
肿瘤异型性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肿瘤肉眼形态的差异
B.

肿瘤间质的多样性
C.

肿瘤实质的多样性
D.

肿瘤实质与其来源组织的差异
E.

肿瘤实质与间质比例的差异性
属于癌前疾病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十二指肠溃疡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C.

乳腺纤维腺瘤
D.

肠结核
E.

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