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1、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A、 《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2、下列哪次会议的决议案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 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3、“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在哪个会议上通过的。(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4、 梁启超言:“中国之有群众的政治运动,实自此始”,是指什么政治事件(  ) A、 “百日维新” B、 “公车上书” C、 “长兴讲学” D、 “戊戌政变
5、洋务派兴办的军工企业中,规模最大的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金陵机器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湖北枪炮厂
6、中共十大哪位政治人物被确立为接班人( ) A、 林彪 B、 邓小平 C、 王洪文 D、 华国锋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是(    ) A、 道教 B、 拜上帝教 C、 基督教 D、 白莲教
8、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科学论断是()。 A、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 C、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9、1940年3月,在日本侵略者阴谋策划下建立的傀儡政权是()。 A、 伪“满洲国”        B、 B. 伪“华北自治政府” C、 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 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0、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建立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11、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建立的统治是代表()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A、 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B、 B.中国资产阶级利益 C、 中国地主阶级利益 D、 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 贫富分化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标志是()。 A、 中共六大 B、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C、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
14、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制造了侵占中国东北的()。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华北事变        D、 芦沟桥事变
15、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哪座城市开幕?() A、 延安 B、 南京 C、 武汉 D、 重庆
16、维新派在变法理论上,被学界诟病最多的是(   ) A、 “托古改制”理论 B、 “仿洋改制”理论 C、 “中体西用”理论 D、 “三民主义”理论
17、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的中共早期农民运动领袖是( ) A、 洪秀全 B、 邓中夏 C、 彭湃 D、 沈定三
18、近代民族意识最完整最明确的表现形式是(    ) A、 “救亡图存” B、 “君民共主” C、 “振兴中华” D、 “还我主权”
19、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知识分子从效仿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向往( ) A、 社会主义 B、 资本主义 C、 实验主义 D、 自由主义
20、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造成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局面的根源在于()。 A、 “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 “批林批孔”的错误方针 C、 “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错误方针 D、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21、1978年在我国出现的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 A、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B、 揭批“四人帮”运动 C、 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D、 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大讨论
22、从1793年马戛尔尼使华事件可以看出,清王朝在(  )皇帝在位时期已开始走向衰落。 A、 嘉庆 B、 乾隆 C、 雍正 D、 道光
23、日军在全面侵华战争中被迫停止对中国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是在()。 A、 占领北平、天津以后     B、 占领太原、济南以后 C、 占领上海、南京以后     D、 占领广州、武汉以后
24、红军胜利结束长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的标志是()。 A、 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懋功 B、 同红十五军团会师于吴起镇 C、 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D、 红军三大主力会合
25、1946年6月底,蒋介石挑起了全国内战的标志是( ) A、 进攻陕北解放区 B、 进攻中原解放区 C、 进攻山东解放区 D、 出兵东北
26、天平天国颁布的文件中,真正反映农民阶级诉求的是(     ) A、 《资政新篇》 B、 《华事夷言》 C、 《海国图志》 D、 《天朝田亩制度》
27、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公开打出了()的旗帜。 A、 工农革命军 B、 B.工农红军 C、 C.人民解放军 D、 D.国民革命军
28、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报告是()。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9、1923年,使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仅依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不够、必须争取可能的同盟军的事件是(   ) A、 二七惨案 B、 五卅惨案 C、 济南惨案 D、 下关惨案
30、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后,当上湖北军政府都督的是(     ) A、 孙中山  B、 黄兴 C、 蒋翊武 D、 黎元洪
1、日本帝国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制造的侵略中国的一系列事件包括()。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华北事变         D、 芦沟桥事变
2、近代民族意识从萌芽、发展到形成所经历的观念演变的标志性话语口号有(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救亡图存” C、 “商战” D、 “振兴中华”
3、八届九中全会通过的调整国民经济方针是( ) A、 调整 B、 巩固 C、 充实 D、 提高
4、1959年,毛泽东主持召开第二次郑州会议,确定的分配原则是( ) A、 队为基础,分级管理 B、 三级核算,各计盈亏 C、 按劳分配,承认差别 D、 按需分配,共同富裕
5、之所以说百日维新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是因为新政内容(   ) A、 政治改革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 B、 经济改革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的根基 C、 文化改革没有触及封建文化教育制度的根本 D、 没有采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举措
6、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犯“左”倾错误的多方面原因是()。 A、 八七会议后党内存在着浓重的“左”倾情绪 B、 共产国际对中共党内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C、 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不足 D、 对于中国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了解
7、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集中表现在()。 A、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B、 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C、 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D、 竭力扶植汉奸傀儡政权
8、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的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三件大事是()。 A、 推进体制改革          B、 维护世界和平 C、 实现祖国统一         D、 加紧现代化建设
9、以下内容与“文化大革命”相关的有(      ) A、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B、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10、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挫折的危急时刻解决事关党的前途命运的()。 A、 军事问题 B、 组织问题 C、 政治问题 D、 思想路线问题
11、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包括( ) A、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 党在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 C、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D、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2、二战结束后,美国先后派哪些政治人物来华调停国共关系( ) A、 杜鲁门; B、 赫尔利; C、 马歇尔; D、 麦克阿瑟
1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 A、 互助合作; B、 初级社; C、 高级社; D、 大跃进
14、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在中国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有(    ) A、 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土壤 B、 维新派所依仗的光绪皇帝没有掌握实权 C、 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 D、 维新派没有武装力量的支持
15、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次会议()。 A、 决定举行秋收起义 B、 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C、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 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6、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17、在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 A、 蔡廷锴           B、 蒋光鼐 C、 张学良           D、 杨虎城
18、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有(    ) A、 军事侵略 B、 政治控制 C、 经济掠夺 D、 文化渗透
19、毛泽东1928—1930年期间论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主要著作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反对本本主义》 C、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 《井冈山的斗争》
20、18世纪末19世纪初,清王朝的统治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     ) A、 土地兼并严重; B、 吏治腐败严重; C、 文化专制; D、 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