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遵义医科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本题1.0分)
A、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B、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D、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本题1.0分)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加强民族团结
D、 增强人民凝聚力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弘扬和培育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本题1.0分)
A、 自强不息
B、 爱国主义
C、 爱好和平
D、 勤劳勇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本题1.0分)
A、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B、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C、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本题1.0分)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 )。(本题1.0分)
A、 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B、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C、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 社会各阶级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 )。(本题1.0分)
A、 政治权利和自由
B、 生产资料公有制
C、 人民民主专政
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1.0分)
A、 人民代表大会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协等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B、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共产党和人民政协所作出的决定必须征得人民代表大会的认可后方能实施
D、 人民代表大会同共产党、人民政协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 )。(本题1.0分)
A、 坚持政治协商
B、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 坚持八字方针
D、 坚持十六字方针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本题1.0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本题1.0分)
A、 多党联合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专政
D、 对敌对分子的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本题1.0分)
A、 党的领导
B、 民主集中制
C、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D、 人民当家作主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 )。(本题1.0分)
A、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B、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 节约资源
D、 发展清洁生产
新型城乡关系的特点是建立以工补农、( )、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本题1.0分)
A、 工农互动
B、 城乡交流
C、 城乡和谐
D、 城乡互动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统筹( )的重大举措。(本题1.0分)
A、 经济社会发展
B、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 城乡发展
D、 区域发展
按劳分配主体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 )分配。(本题1.0分)
A、 资本
B、 技术
C、 生产要素
D、 管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是( )。(本题1.0分)
A、 富裕农民
B、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C、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D、 增强农村的发展后劲
(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本题1.0分)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宽裕
C、 乡村文明
D、 管理民主
中国的改革是从( )开始起步的。(本题1.0分)
A、 沿海
B、 城市
C、 内地
D、 农村
改革开放是( )(本题1.0分)
A、 彻底改变我国的基本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 对原有制度的修修补补
D、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 )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本题1.0分)
A、 解放生产力标准
B、 姓“资”姓“社”标准
C、 “三个有利于”标准
D、 提高综合国力的标准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本题1.0分)
A、 长期的基本国策
B、 当前的权宜之计
C、 达到小康时期的政策
D、 实现现代化时期的政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形成了( )(本题1.0分)
A、 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B、 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C、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D、 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本题1.0分)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本题1.0分)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过程特征中,揭示其主要矛盾,是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本题1.0分)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矛盾
C、 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题1.0分)
A、 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B、 具有落后性、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C、 具有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各种理论观点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本题1.0分)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 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D、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本题1.0分)
A、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 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本题1.0分)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 ),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本题1.0分)
A、 根本目的
B、 根本动力
C、 主体
D、 依靠力量
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 ),回答了怎样发展和发展“依靠谁”的问题。(本题1.0分)
A、 根本目的
B、 根本动力
C、 主体
D、 依靠力量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本题1.0分)
A、 全体党员
B、 统治阶级集团
C、 最广大人民群众
D、 工人阶级
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 )的完备的理论体系。(本题1.0分)
A、 主体
B、 主题
C、 主线
( )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本题1.0分)
A、 科学发展、
B、 社会和谐
C、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D、 坚持改革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 )(本题1.0分)
A、 马克思主义
B、 列宁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主题是( )(本题1.0分)
A、 改革
B、 开放
C、 发展
D、 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本题1.0分)
A、 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在党的:( )(本题1.0分)
A、 十一届六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五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本题1.0分)
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B、 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奔向共产主义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是在党的:( )(本题1.0分)
A、 十三大
B、 十二大
C、 十四大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起点是党的:( )(本题1.0分)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五大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本题1.0分)
A、 过渡性质的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 )(本题1.0分)
A、 武装斗争
B、 农民运动
C、 工农武装割据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本题1.0分)
A、 农民问题
B、 工人问题
C、 革命道路问题
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本题1.0分)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 41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代表人物是:( )(本题1.0分)
A、 毛泽东
B、 朱德
C、 邓小平
在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以后,列宁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的构想即( )(本题1.0分)
A、 和平竞赛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国有化政策
D、 开放政策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本题1.0分)
A、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 从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C、 从改革开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D、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总体小康
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本题1.0分)
A、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B、 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
C、 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
D、 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