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 政治原理学

20世纪初,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现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政治学是关于集体生活如何安排、如何组织的学问。集体生活安排实则是公共性和私人性关系的处理,二者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民主最著名的表述也许出自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他用赞美的语言表述民主就是“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这种简短的表述概括了民主的三个核心特点:政治平等、公民参与和公共利益。
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阐释了政治学的观点,形成了独立于哲学、伦理学的权力政治思想。
理想主义方案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坏人”也无法“作恶”。这一般被认为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方案。
形式平等指社会成员在权利和资格方面的平等,主要包括法律平等和政治平等。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程序性的”正义指的是真实的(或内容的)正义,即它关注结果本身(要求结果相同或相等),通常在“定罪量刑”的思想中得到体现。
正义、平等、自由、宽容、自治、民主、法制等是现代政治生活中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是构成政治价值体系最基本的要素。
君合国和政合国都是比较特殊的复合制国家类型。
汉统一全国后,“国家”遂与“天下”通用。
法律的正义指的是根据错误行为特别是违法行为的结果来实施惩罚。
现代自由主义所坚持的积极自由观念有一个基本假设:个人能力的不足阻碍个人自由的实现,而提高个人能力绝非个人所能;再说,现代社会非常复杂,好多事情关系到整个社会,根本不是个人所能办到的。
社会的正义指的是社会价值如财富、收入等的公平分配。
消极自由,就是不受干预,即个人不受外部因素的限制,可以按其意志行动。选择自由、公民自由和个人隐私等,皆属于消极自由的范畴。
在西方,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罗马。
行为主义坚持以经验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原则,主张对政治生活进行价值中立的客观描述和经验研究。

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 )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这与西方社会形成鲜明对照。




A.

社会伦理


B.

历史


C.

文学


D.

管理

社会民主党人放弃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正统观点和原则,用( )来重新定义社会主义。




A.

公有制


B.

社会再分配


C.

社会福利


D.

经济管理

政治学从事权力的组织和安排研究,在什么样的政治形式才是最理想的政治形式的问题上,形成了( )等理论。




A.

君主制


B.

贵族制


C.

民主制


D.

寡头制
试题正文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做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政治学的功能,可以划分为 ( )。




A.

应用研究


B.

微观研究


C.

理论研究


D.

宏观研究

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 )。




A.

城邦的理论


B.

直接民主理论


C.

城市国家的观念


D.

世界国家论

传统的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有( )。




A.

机构研究方法


B.

制度研究方法


C.

历史研究方法


D.

政治哲学研究方法
试题正文


当今世界,( )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A.

法国


B.

德国


C.

中国


D.

日本

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有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即所谓“治国之道”,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 ),以维护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




A.

臣臣关系


B.

君民关系


C.

官民关系


D.

君臣关系

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 )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A.

实证


B.

哲学


C.

经验


D.

科学
试题正文


在公共政策方面,( )被认为是改良社会主义的支柱。




A.

福利国家


B.

混合经济


C.

经济管理


D.

按照市场原则分配财富

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 )。




A.

孔子


B.

庄子


C.

荀子


D.

韩非

政治学从事权力的组织和安排研究,在什么样的权力结构才是最佳权力结构的问题上,形成了( )的理论。




A.

权力制衡


B.

分权制


C.

集权制


D.

职能制

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 ),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A.

理性选择模式


B.

制度变迁模式


C.

博弈对策模式


D.

联盟理论模式

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定义主要有( )。




A.

社会共同体说


B.

国家统治说


C.

社会契约说


D.

国家要素说

( )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核心原则,被认为是个人自由和社会繁荣的手段和条件。




A.

正义


B.

民主


C.

平等


D.

宽容

( )实行的“半总统制”,介于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A.

墨西哥


B.

法国


C.

俄罗斯


D.

美国
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的支配力量,体现为“文化的领导权”或“文化的霸权”。掌握了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就意味着拥有了对他人和社会的控制力。
治理体系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治理结构,而治理能力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变量。
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个人或机构)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划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界定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究其本源,就是对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界定。
治理的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
如果说第一代权利和第二代权利基本属于个人权利观念的范畴,那么第三代权利则过渡为团体权利观念。
从概念上看,良好社会包括以下基本因素:存在稳定的政治共识,并可以调节人们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良性运转。
民主政治建设是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实现方式。
美国政治学家达尔却认为:主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决定……都是由极少数人做出的……在大型政治系统中要想以其他方式来取代它是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
自世界银行1989年在讨论非洲的发展时首次提出“治理危机”以来,“治理”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开始流行开来。
按照政治社团所维护和寻求的利益,人们常常把政治社团分为维护和寻求特殊利益保护的政治社团、促进和寻求公共利益的政治社团。
压力集团是西方国家主要的政治社团,它被认为是影响政治决策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
政治社团允许其成员同时拥有多重身份,是政治社团区别于政党的特征之一。
制度性团体可以被看成政府制度内部产生的集团性利益群体,官僚集团、军人集团属于制度性团体。
政治社团虽然是社会政治体系的组织要素,但它是群众性政治组织,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