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理工大学管理会计学
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侧重于( ) A.投资人 B.债权人 C.内部管理人员 D.政府机关
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可以表达为执行与控制会计和( ) A.决策与规划会计 B.成本与产量会计 C.成本与收入会计 D.企业内部资源合理分配会计
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侧重于( ) A.内部管理人员 B.外部信息使用者 C.企业董事会 D.企业总经理
执行性管理会计是以( )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 A.帕乔利 B.保罗•加纳 C.泰罗 D.无正确答案
管理会计所用的方法,是属于( )的方法,借以从( )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现金流动。 A.描述性 静态 B.描述性 动态 C.分析性 静态 D.分析性 动态
下列项目中,属于管理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 A.规划经营方针 B.参与经营决策 C.控制经济过程 D.核算经营成果 E.监督经济活动
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控制现在 B.会计核算 C.筹划未来 D.预测与决策 E.会计监督
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 )。 A.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 B.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 C.会计信息不受会计准则约束 D.面向未来 E.重视人的行为问题
企业会计的两大重要领域是( )。 A.成本会计 B.预算会计 C.财务会计 D.管理会计 E.事业会计
成本性态是指( )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A.成本绝对量与相对量 B.成本实物量和空间量 C.成本时间量和空间量 D.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
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当业务量增加时,固定成本会( )。 A.增加 B.减少 C.保持不变 D.不一定
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 )。 A.成正比变动 B.成反比变动 C.不变 D.等额变动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对( )的处理不同。 A.变动成本 B.制造费用 C.固定制造费用 D.固定成本
当产销量绝对平衡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法下确定的营业利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可确定
当企业期初存货量为零,期末存货量不为零(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下确定的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法下确定的营业利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一定
在变动成本法下,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变动生产成本是产品成本,固定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均是期间成本 B.固定生产成本和变动生产成本构成产品成本,而非生产成本被当作期间费用 C.固定生产成本是产品成本,变动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构成期间成本 D.固定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都属于产品成本 E.固定生产成本是产品成本,非生产成本构成期间成本
在完全成本法下,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变动生产成本构成产品成本,固定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构成期间成本 B.固定生产成本与变动生产成本构成产品成本,非生产成本构成期间成本 C.固定生产成本构成产品成本,变动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构成期间成本 D.固定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一起构成产品成本 E.变动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构成产品成本,固定生产成本构成期间成本
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000元、12000元和11000元。则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E.第一年销量最大
成本按性态划分,可以划分为( ) A.机会成本 B.变动成本 C.专属成本 D.混合成本 E.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包括(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 E.变动管理费用
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具有( )的特点。 A.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D.单位成本的不变性 E.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
常用的历史成本分析法主要包括( )。 A.高低点法 B.账户分析法 C.散布图法 D.合同认定法 E.最小平方法
在下列指标中,可直接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固定成本 B.边际贡献率 C.变动成本 D.安全边际率
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 ) A.两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之和等于1 D.后者大于前者
在盈亏临界图中,损益平衡点的特征是( ) A.总收入等于变动成本 B.总收入等于总成本 C.总收入等于固定成本 D.贡献毛益等于零
已知上年利润为10万元,下一年经营杠杆系数为1.4,销售量变动率为15%,则下一年利润预测数为( )。 A.14万 B.15万 C.12.1万 D.12.5万
已知企业本年目标利润2500万元,产品单价1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率40%,产品固定成本为700万元, 则要达到目标利润,企业应销售产品( )。 A.80 000件 B.53 334件 C.41 667件 D.62 550件
已知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5 000元,变动生产成本为15元/件,变动非生产成本为3元/件,产品单位变动成本率为30%,则该企业该产品的保本量( )。 A.50 000件 B.834件 C.1 000件 D.778件
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5元/件,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位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应销售( )产品。 A.80 000件 B.1 280件 C.1 333件 D.2 000件
在销售数量变动的情况下,下列因素不受影响的是( ) A.利润 B.安全边际量 C.安全边际额 D.单位边际贡献
下列各项中,属于本量利分析前提假设的是( ) A.销售价格不变 B.产销平衡 C.成本是线性的 D.产销不平衡 E.销售组合固定
保本点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预计销售量 B.单价 C.单位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 E.目标利润
下列因素中,其变动能够导致保本点降低的是( )。 A.提高目标利润 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提高单价 D.提高固定成本 E.提高销量
引起保本点变动的因素有( ) A.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C.销售量 D.目标利润 E.固定成本
下列各项中,导致安全边际提高的有( )。 A.单价上涨 B.单位变动成本降低 C.固定成本增加 D.预计销售量增加 E.单价降低
判断企业处于保本状态的标志包括( ) A.收支平衡 B.保本作业率等于百分百 C.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 D.安全边际率等于零 E.安全边际量等于零
在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接受特殊订单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的情况下,在企业生产能力范围内接受追加订货主要是考虑( )因素。 A.单位订价 B.单位边际贡献 C.单位变动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
在进行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决策时,应对联产品在加工后增加的收入和( )进行分析研究。 A.进一步加工前的变动成本 B.进一步加工追加的成本 C.进—步加工前的全部成本 D.加工前后的全部总成本
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只要满足下列条件就可以不停产 A.该亏损产品销售额大于其变动成本总额 B.该亏损产品的收入不足补偿变动成本 C.该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小于0 D.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大于其单价
在企业生产受到某一有限资源约束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决策,通常选择以下哪个指标作为评价依据。 A.产品单位资源边际贡献 B.产品单位边际贡献 C.利润总额 D.营业利润
某工厂有5000件积压的甲产品,总制造成本为50000元,如果花20000元再加工后出售,可能得到销售收入35000元,该批产品也可卖给某批发公司,可得销售收入8000元。在分析这两个备选方案过程中,沉没成本是( )。 A.8000元 B.15000元 C.20000元 D.50000元
以下哪项是风险性决策的主要分析方法 A.小中取大法 B.大中取大法 C.折衷决策法 D.概率分析法
下列哪些决策属于短期经营决策( ) A.是否接受追加订货 B.零部件是否自制 C.是否购买固定资产 D.亏损产品是否停产 E.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 )是企业用来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评价的常用方法。 A.差量分析法 B.成本性态分析法 C.成本-效益分析法 D.折现的现金流量法 E.边际贡献分析法
下列各成本概念中,属于无关成本的包括( ) A.专属成本 B.沉没成本 C.共同成本 D.联合成本 E.机会成本
下列项目中,属于相关成本的有( ) A.机会成本 B.专属成本 C.可避免成本 D.沉没成本 E.不可避免成本
下列各种决策分析中,可按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决策结论的有( )。 A.亏损产品的决策 B.是否增产的决策 C.追加订货的决策 D.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E.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的定价目标 A.以获得最大利润为定价目标 B.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 C.以提高股东财富为定价目标。 D.以适应或避免竞争为定价目标
以下哪项是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点 A.适用于短期定价决策 B.可以使利润达到最大化 C.全部成本信息可以从会计部门容易地获得。 D.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
下列适用于短期定价决策的定价方法是( ) A.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 B.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 C.最低定价法 D.极限定价法 E.差别对待定价策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