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理工大学火灾调查与物证鉴定

公安部令第37号《火灾事故调查规定》把火灾事故责任划分为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直接领导责任、()四类。 A.分管领导责任 B.重要责任 C.重要责任 D.领导责任
按照公安部令第37号《火灾事故调查规定》,()是指责任人虽然没有直接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对火灾事故的发生、扩大、蔓延负有一定责任。 A.直接责任 B.间接责任 C.间接领导责任 D.领导责任
在查明火灾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可以采用顺推法或逆推法对火灾事故责任做出认定,其中顺推法的推理过程是:()。 A.火灾事故责任人-责任人的行为-火灾原因-火灾结果 B.火灾结果-火灾原因-火灾事故责任人-责任人的行为 C.火灾事故责任人-火灾结果-责任人的行为-火灾原因 D.火灾原因-火灾事故责任人-责任人的行为-火灾结果
《火灾事故责任书》共三联,一联存根;二联附卷;三联交()。 A.起火单位 B.当事人 C.保险公司 D.法院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现场询问、现场勘验和技术鉴定等调查情况,作出火灾原因认定,制作《火灾原因认定书》。《火灾原因认定书》自作出之日起()日内送达有关当事人。 A.15 B.10 C.7 D.30
对公安消防机构认定的火灾原因不服时,当事人可自接到《火灾原因认定书》之日起()日内提起重新认定。 A.30 B.10 C.15 D.3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消防责任事故罪的量刑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周岁的人,任何犯罪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14 B.15 C.16 D.18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醉酒的人 B.又聋又哑(既聋且哑)的人 C.精神病人 D.盲人(双目失明)
按照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失火案、消防责任事故案由()负责侦查。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治安部门 B.县级以上公安消防机构 C.市级公安机关治安部门 D.县级以上刑事侦查部门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A.办案部门 B.公安派出所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D.市级以上公安机关
目前,在我国对房屋建筑物的价值进行评估时,采用的最基本方法就是(),以重臵完全价值作为确定各类房屋建筑价值的基本依据。 A.固定资产重臵计算方法 B.固定资产原价值计算方法 C.固定资产当前市场价值计算方法 D.固定资产重臵折旧计算方法
经过侦查,发现具有()情形的,应当撤销案件。 A.犯罪嫌疑人应当移交其他部门处理的 B.犯罪事实不清楚的 C.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D.犯罪嫌疑人逃跑的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人身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处()日以下拘留。 A.7 B.10 C.15 D.20
火灾事故原因和责任的重新认定是指()根据火灾当事人的申请自己的审查,决定对原公安消防机构认定的火灾事故原因和责任进行重新认定的行为。 A.当地主管公安机关 B.当地公安消防机构 C.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 D.当地主管公安机关或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
起火特征分为阴燃起火、明火点燃和()三种起火方式。 A.纵火 B.小孩玩火 C.电器火灾 D.爆炸起火
电气线路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短路时,短路点处一般会产生()高温,强烈的电弧高温作用使金属迅速熔化、气化,形成不同形状的短路熔痕。 A.1000℃~2000℃ B.2000℃~3000℃ C.3000℃~4000℃ D.4000℃~5000℃
木材由常温逐渐加热,首先是()。 A.水分蒸发 B.分解 C.氧化 D.裂解
实验表明,木材()℃开始焦化变色。 A.100 B.110 C.150 D.200
木材热分解速度从()℃开始急剧加快,热失重显著增加。 A.250 B.300 C.400 D.500
火灾过程中产生大量()、硫化氢、二氧化氮、氰化氢等有毒气体,人吸入后会中毒死亡。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氢气
对于独脚圆桌、茶几等一个支撑点的家具类物体及其他同类型支点的设备在火灾作用下由于火灾失去平衡而倒塌,一般倒塌方向是()。 A.背向起火点 B.朝向起火点 C.位于起火点处 D.不能确定
下列原因中一般不易形成多个起火点的是()。 A.电气短路 B.电气线路过负荷 C.放火 D.自燃火灾
根据火场残留物被烧的轻重程度,一般将()初步确定为起火点。 A.局部出现灰化区或炭化区的部位 B.局部烧得重的部位 C.现场破坏最严重的部位 D.局部烧得重,并有以此为中心向周围连续蔓延痕迹的部位
下列不属于火灾痕迹物证的是()。 A.建筑物墙面上出现的烟熏痕迹 B.桌子受到火烧作用倒塌 C.家具与墙面之间在火灾前存在大面积摩擦痕迹 D.金属受火烧作用变形
在火灾过程中,烟气的流动具有一定规律,在对流、热压等因素作用下,一般易从低处向高处流动,竖直方向流动的速度大于水平方向流动的速度,其流动的方向一般与火势蔓延方向()。 A.一致 B.相反 C.垂直 D.无规律可循
被火烧死的人,死前吸入()后,血液中存在此成分,并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是樱桃色,故尸体的血液、内脏及尸斑均呈樱桃红色。 A.氰化氢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二氧化碳
人字形屋架,以某一个烧断塌落的屋架为中心,两侧房架相向倒塌,形成交叉倒塌痕迹,起火部位一般在()附近。 A.两侧屋架倒塌重合的相交线 B.底层屋架方向的一侧 C.上层屋架方向的一侧 D.无法判定
木材在高温作用下,开始分解出可燃气体,发生燃烧,当木材未全部燃烧的情况下燃烧停止,就会在其外部形成炭化痕迹。木材炭化痕迹的轻重程度与()有关。 A.火灾的作用温度高低 B.火灾的作用时间长短 C.火灾的作用温度高低和作用时间长短 D.与两者均无关
通过火场上木材炭化后的表面特征可以判定火流强度的大小及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炭化层厚、炭化与非炭化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区,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B.炭化层薄、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界线分明,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C.炭化层薄、炭化与非炭化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区,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D.炭化层厚、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界线分明,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下列不属于接点过热熔痕特征的是()。 A.全回路导线绝缘层从内层向外层老化、烧焦,在导线经过的对应地面上可见到绝缘层被烧熔化滴落痕迹 B.接头处(如垫片、螺杆、螺帽、接线柱处)形成电火花滋痕、如麻点坑、形成缺口 C.接头处局部被电弧击断,端部形成熔珠 D.接点处有过热变色痕迹,表面有电弧烧蚀痕
()是沿着整根导线均匀产生的,因此将沿整根导线整个截面出现再结晶,全线各处截面的金相组织状态都基本相同。 A.短路 B.断路 C.过负荷 D.接触电阻过大
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公安消防机构具有下列权力()。 A.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 B.有权勘验现场、提取火灾物证 C.有权对有关责任者依法提出处理意见 D.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特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A.起火单位的基本情况 B.起火经过和扑救情况 C.火灾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及火灾直接财产损失 D.调查、认定火灾原因及火灾事故责任情况
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组。火灾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B.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C.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D.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特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的正文应当包括()。 A.起火单位的基本情况 B.起火经过及扑救情况 C.调查、认定火灾原因的情况 D.火灾事故责任
审查证人证言应从()等方面进行。 A.审查证人与火灾及案件处理结果有无利害关系,证人提供证言是否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B.审查证人证言与案件其他证据或有关常识有无矛盾 C.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 D.审查收集证人证言的方法是否合法、科学
制作现场勘验笔录应注意的有()。 A.笔录只能由勘验人员制作 B.笔录的记载顺序应同实地勘验的顺序相一致 C.笔录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D.凡是多次勘验的现场,每次勘验均应制作笔录
现场()时,应当考虑是否有放火嫌疑。 A.有多个相对独立的起火点 B.有液体流淌燃烧痕迹 C.物品有被翻动和移动的痕迹 D.有强行进入痕迹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火灾现场烧得重的部位不一定都是起火点 B.火灾现场烧得重的部位一定都是起火点 C.起火点的位臵没有特定的地点 D.起火点的位臵有特定的地点
电气线路引起火灾的原因主要有()。 A.短路 B.断路 C.过负荷 D.接触不良
为查明火灾原因,()应列为调查询问的对象。 A.发现火灾的人、报警者和最先到达火场救火的人 B.最后离开起火部位或在场工作的人 C.熟悉起火部位周围情况的人 D.熟悉生产工艺过程的人
在调查询问过程中,火灾调查人员应重点查明:()。 A.起火建筑物的结构、用途、耐火等级 B.火源、电源的分布及使用情况 C.生产工艺流程,原料、产品的性质、火灾危险性和存放地点 D.火灾事故前的异常征兆
在火灾现场勘验前,调查人员应当向有关人员了解有关火灾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A.可能的起火部位、起火点 B.火灾发生、发展的过程 C.火灾现场有什么危险物品 D.火灾当时的气象情况
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特点,即:()。 A.客观性 B.关联性 C.法律性 D.时效性
烟熏痕迹是认定火灾原因的重要证据,具有多种证明作用,可以()。 A.证明起火部位、起火点 B.证明火势蔓延方向 C.证明起火特征 D.证明燃烧物种类
起火特征分为()三种起火方式。 A.阴燃起火 B.明火点燃 C.发展阶段 D.初期阶段
炭化痕迹的证明作用有()。 A.证明火势蔓延方向 B.证明起火部位、起火点 C.证明起火特征 D.证明燃烧时间
下列现象属于导线短路熔痕特征的有()。 A.熔痕与导线本体界线清楚,无明显的过渡区 B.熔痕在另一根导线上存在对应点 C.熔痕变形范围大,退火明显,形成流淌 D.多股铜芯线除了端部形成熔珠外,熔珠附近的多股线仍然是分散的
火场上木材燃烧后的表面特征可以表明火流强度的大小及速度。()证明火势小,蔓延速度慢。 A.炭化层薄 B.炭化层厚 C.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的界线分明 D.炭化与非炭化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