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工程概论(专升本)学习指南

在下列选项中,()不是软件的特征。 A、系统性与复制性 B、可靠性与一致性 C、抽象性与智能性 D、有形性与可控性
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软件工具落后 B、软件生产能力不足 C、对软件的认识不够 D、软件本身的特点及开发方法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软件工程学科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 A、软件工程材料 B、软件工程目标 C、软件工程原理 D、软件工程过程
软件工程的三要素是()。 A、技术、方法和工具 B、方法、对象和类 C、方法、工具和过程 D、过程,模型和方法
用来辅助软件开发、运行、维护、管理、支持等过程中的活动的软件称为软件开发工具,通常也称为()工具。 A、CAD B、CAI C、CAM D、CASE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不包括()。 A、瀑布模型 B、用例模型 C、增量模型 D、螺旋模型
包含风险分析的软件工程模型是()。 A、喷泉模型 B、瀑布模型 C、增量模型 D、螺旋模型
软件工程中描述生命周期的瀑布模型一般包括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维护等几个阶段。 A、产品发布 B、版本更新 C、可行性分析 D、测试
螺旋模型综合了()的优点,并增加了风险分析。 A、增量模型和喷泉模型 B、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 C、演化模型和喷泉模型 D、原型模型和喷泉模型
增量模型本质上一种()。 A、线性顺序模型 B、整体开发模型 C、非整体开发模型 D、螺旋模型
需求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系统开发的具体方案。 B、进一步确定用户的需求 C、解决系统是“做什么的问题” D、解决系统是“如何做的问题”
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A、形式化分析方法 B、PAD图描述 C、结构化分析方法 D、程序流程图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该包括()。 A、对重要功能的描述 B、对算法的详细过程描述 C、对数据的要求 D、软件的性能
下述任务中,不属于软件工程需求分析阶段的是()。 A、分析软件系统的数据要求 B、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 C、确定软件系统的性能要求 D、确定软件系统的运行平台
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是不适用的。 A、数据流图 B、PAD图 C、状态转换图 D、数据词典
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之间最好是()。 A、公共环境耦合 B、控制耦合 C、数据耦合 D、特征耦合
在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中,一般将信息流分为()。 A、数据流和控制流 B、变换流和控制流 C、事务流和控制流 D、变换流和事务流
模块独立性是软件模块化所提出的要求,衡量模块独立性的度量标准是模块的()。 A、内聚性和耦合性 B、局部化和封装化 C、抽象和信息隐藏 D、逐步求精和结构图
模块的独立性是由内聚性和耦合性来度量的,其中内聚性是()。 A、模块间的联系程度 B、信息隐藏程度 C、模块的功能强度 D、接口的复杂程度
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可将()映射成软件结构。 A、控制结构 B、模块 C、数据流 D、事务流
成功的测试是指运行测试用例后()。 A、发现了程序错误 B、未发现程序错误 C、证明程序正确 D、改正了程序错误
白盒测试法是根据程序的()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A、输出数据 B、内部逻辑 C、功能 D、输入数据
黑盒测试是从()观点的测试,白盒测试是从()观点的测试。 A、开发人员、管理人员 B、用户、管理人员 C、用户、开发人员 D、开发人员、用户
软件测试可能发现软件中的(),但不能证明软件()。 A、所有错误、没有错误 B、设计错误、没有错误 C、逻辑错误、没有错误 D、错误、没有错误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B、找出软件系统中存在的所有错误 C、证明软件系统中存在错误 D、尽可能多的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意味着一个操作在不同的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A、多继承 B、多态性 C、消息 D、封装
每个对象可用它自己的一组属性和它可以执行的一组()来表征。 A、操作 B、功能 C、行为 D、数据
应用执行对象的操作可以改变该对象的()。 A、行为 B、功能 C、属性 D、数据
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除了对象唯一性、封装、继承外,还有()。 A、兼容性 B、完整性 C、可移植性 D、多态性
关联是建立()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 A、对象 B、类 C、功能 D、属性
系统的需求包括四个不同的层次: 、 、 、 。
对象具有很强的 能力和 功能。
聚集是一种“ ”关系。聚集最重要的性质是 ,也具有 。
类通常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关系,即 关系和 关系。
问题域中事物的特征可分为 、 。
继承性是 自动共享父类属性和 的机制。
抽象是强调实体的 、 ,忽略一些无关紧要的属性。类实现了对象的 和 的抽象,它是对象的共性的抽象。
面向对象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 、 。
类具有属性,描述类的属性用 。
对象模型的主要元素是类、关联和 。
计算机科学中的研究成果均可用于软件过程,但计算机科学侧重于 ,而软件工程侧重于 。
软件工程要用管理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进行 。
到目前为止,软件生产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 、 、 。
软件工程要用 的方法建立软件开发中的各种模型和各种算法,如可靠性模型,说明用户需求的形式化模型等。
软件工程是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来 、 、 软件的一门学科。
螺旋模型将 模型和 模型结合起来,加入了两种模型均忽略了的风险分析,弥补了这两种模型的不足。
增量构造模型是指,在前面的开发阶段按 进行 ,后面的开发阶段按 开发。
原型模型又称 ,它是 的另一种形式。
快速原型的思想是在研究 的方法和技术中产生的。
属性指的是类中对象所具有的 。不同对象的同一属性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