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桂林理工大学统计学
1.(单选题)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本题2.0分)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
2.(单选题)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本题2.0分)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只能有一个标志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标志
3.(单选题)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煤炭生产情况,拟对占该地区煤炭总产量70%的四大煤矿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本题2.0分)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4.(单选题)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应是( )(本题2.0分) A.应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应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均可 D.单独设立一组
5.(单选题)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 )(本题2.0分) A. B. C.pq D.1-p
6.(单选题)标准差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本题2.0分) A.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B.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C.标准差越小,抽样误差越大 D.两者无关
7.(单选题)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 )(本题2.0分) A.多一些 B.少一些 C.可多可少 D.与总体各单位无关
8.(单选题)相关系数可以有效地表示( )(本题2.0分) A.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B.现象之间的变动关系 C.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D.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9.(单选题)某地区GDP的环比增长速度2005年比2004年增长7%,2006年比2005年增长8%,则2004—2006年该地区GDP增长(即定基增长速度) ( )(本题2.0分) A.0.56% B.15% C.15.56% D.56%
10.(单选题)若工资总额增长10%,职工人数减少5%,则平均工资( )(本题2.0分) A.增长4.5% B.增长5% C.增长15% D.增长15.8%
11.(单选题)在总指数计算中,同度量因素所起的作用是( )(本题2.0分) A.起相乘作用 B.起归纳推断作用 C.起变动作用 D.媒介与权重作用
12.(单选题)在计算相关系数时,首先应对两个变量进行( )(本题2.0分)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回归分析 D.因素分析
13.(单选题)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本题2.0分) A.简单指数 B.加权平均数指数 C.可变构成指数 D.综合指数
14.(单选题)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本题2.0分) A.只能是总量指标 B.只能是相对指标 C.只能是平均指标 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
15.(单选题)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本题2.0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预期其变化
16.(单选题)下面哪一个不是统计分组的作用( )(本题2.0分) A.划分类型 B.反映总体内部结构 C.研究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D.反映现象的变动趋势
17.(单选题)我国人口普查采用的是( )(本题2.0分) A.直接观察法 B.报告法 C.采访法 D.被调查者自填法
18.(单选题)劳动生产率是( )(本题2.0分) A.动态指标 B.质量指标 C.流量指标 D.强度指标
19.(单选题)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本题2.0分) A.资产总额 B.总人口 C.资产报酬率 D.人口增加数
20.(单选题)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 )(本题2.0分) A.总体性 B.具体性 C.总体性和具体性 D.同一性
21.(多选题)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本题3.0分) A.正确的计算组距和组中值 B.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C.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志 D.按数量标志分组 E.正确划分分组界限
22.(多选题)在回归分析中,对Y=a+bx描述正确的是( )(本题3.0分) A.X和Y两个变量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B.X不是随机变量,是可控的b是截距 D.b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 E.b的含义为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
23.(多选题)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本题3.0分) A.不定基增长速度连乘积 B.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差除以固定时期水平 C.定基发展速度减去1(或100%) D.比较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除以前一期水平 E.不定基发展速度连乘积减去1(或100%)
24.(多选题)绝对指标按时间特征可分为( )(本题3.0分) A.相对指标 B.平均指标 C.绝对指标 D.时点指标 E.时期指标
25.(多选题)抽样调查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应该使用的情况包括( )(本题3.0分) A.总体范围较广 B.划分总体结构 C.对产品进行消耗性检验 D.对全面调查的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
26.(多选题)统计的三种基本方法是( )(本题3.0分) A.统计图标法 B.大量观察法 C.统计分组法 D.综合分析法 E.归纳推断法
27.(多选题)统计统计整理形成次数分布,它能描述总体是( )(本题3.0分) A.结构特征 B.变化特征 C.品质特征 D.数量特征 E.客观规律
28.(多选题)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本题3.0分) A.销售量指数 B.单位成本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物价指数 E.产量指数
29.(多选题)按相关的方向不同,相关关系包括( )(本题3.0分) A.正相关 B.中性相关 C.负相关 D.不相关 E.直线相关
30.(多选题)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 )(本题3.0分) A.标志 B.数量标志 C.指标 D.数量指标 E.变量
31.(多选题)连续变量的数值( )(本题3.0分) A.是连续不断的 B.是以整数断开的 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 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 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
32.(多选题)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有( )(本题3.0分) A.移动平均法 B.按月平均法 C.数学模型法 D.移动趋势剔除法 E.按季平均法
33.(多选题)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本题3.0分) A.定基发展速度减1 B.累计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C.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再减1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34.(判断题)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37.(判断题)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38.(判断题)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39.(判断题)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灵活,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45.(判断题)直接观察法不能用于对历史资料的收集。(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46.(判断题)统计报表是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47.(判断题)所有标志都可以用数量表现。( )(本题1.5分) A.正确 B.错误
1.(单选题)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 500 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 480 ,则末组的组中值为(本题2.0分) A.520 B.510 C.530 D.540
2.(单选题)某乡播种早稻 5000亩,其中 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 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 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本题2.0分) A.520公斤 B.530公斤 C.540公斤 D.550公斤
3.(单选题)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本题2.0分)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 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 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