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

[单选题,4.7分] 在相间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中考虑继电器返回系数的保护是 A.电流速断保护 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D.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
[单选题,4.7分] 电流速断保护 A.能保护线路全长 B.不能保护线路全长 C.有时能保护线路全长 D.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延伸至下一段
[单选题,4.7分] 电流I段动作值在整定时,应考虑系统处于( ) A.最大运行方式 B.最小运行方式 C.经常运行方式 D.正常运行方式
[单选题,4.7分] 使电流速断保护有最小保护范围的运行方式是 A.最大运行方式 B.最小运行方式 C.正常运行方式 D.事故运行方式
[单选题,4.7分] 互感器二次侧应有安全可靠的接地,其作用是 A.便于测量时形成回路 B.以防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绝缘破坏时,高电压对二次设备及人身的危害 C.泄漏雷电流 D.没有特殊作用
[单选题,4.7分] 线路保护一般装设两套,两套保护的作用是 A.主保护 B.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为后备保护 C.近后备保护 D.远后备保护
[单选题,4.7分]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总是伴随有 A.母线电压升高 B.阻抗增大 C.故障相电流变小 D.母线电压下降
[单选题,4.7分] ( )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构成 A.继电器 B.继电保护装置 C.继电保护 D.互感器
[单选题,4.7分] “四性”是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提出的基本要求,以下不属于“四性”要求的是 A.可靠性 B.灵敏性 C.灵活性 D.速动性
[单选题,4.7分]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由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首先切除故障,是继电保护( )的要求 A.速动性 B.选择性 C.可靠性 D.灵敏性
[单选题,4.7分] 过电流保护的主要缺点是 A.动作时间长 B.可靠性差 C.灵敏性差 D.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
[单选题,4.7分] 在距离保护的I、II段整定计算中乘以一个小于1的可靠系数,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的 A.选择性 B.可靠性 C.灵敏性 D.速动性
[单选题,4.7分] 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A.单相接地 B.两相短路 C.三相短路 D.两相短路接地
[单选题,4.7分] 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是 A.切除故障元件 B.减负荷 C.动作于信号 D.通知调度
[单选题,4.7分] 相间短路保护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线路全长,这是因为 A.为了区别本线路末端或相邻元件出口处短路,只好缩小保护范围 B.为了保证I段有足够的灵敏度 C.保护装置的固有缺陷,无法将定值调整到线路全长的整定值 D.为了保证I段有足够的速度性
[单选题,4.7分] 相间短路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在( )情况下最大 A.最大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 B.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 C.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 D.最小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
[单选题,4.7分] 动作电流按照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保护称为 A.电流速断保护 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过电流保护 D.阶段式电流保护
[单选题,4.7分]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总是伴随有 A.母线电压升高 B.母线电压下降 C.故障相电流变小 D.阻抗增大
[单选题,4.7分] 反应故障时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为 A.低电压保护 B.过电流保护 C.过负荷保护 D.过电压保护
[单选题,4.7分] 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A.等于0 B.小于1 C.等于1 D.大于1
[单选题,6分] 当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可考虑 A.采用过电流保护 B.与下一级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 C.与下一级过电流保护相配合 D.与下一级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
[单选题,4.3分] 小接地电流系统中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保护安装处的零序电压 A.为零 B.距故障是越远越高 C.距故障点越近越高 D.与故障点位置无关
[单选题,4.3分] 零序电流滤过器输出3I0时是 A.三相正序电流 B.三相负序电流 C.三相零序电流 D.三相正序或负序电流
[单选题,4.3分] 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绝大部分是 A.单相接地短路 B.两相接地短路 C.三相短路 D.两相相间短路
[单选题,4.3分]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某处发生单相接地母线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的电压为 A.故障点距母线越近,电压越高 B.故障点距离母线越近,电压越低 C.不管距离远近,基本上电压一样 D.不定
[单选题,4.3分] 中性点经装设消弧线圈后,若接地故障的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此时补偿方式为 A.全补偿方式 B.过补偿方式 C.欠补偿方式 D.不能确定
[单选题,4.3分] 我国220kV及以上系统的中性点均采用 A.直接接地方式 B.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C.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 D.不接地方式
[单选题,4.3分] 所谓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潜动,是指( )的现象 A.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不动作 B.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动作 C.加入继器的电流与电压反相时,继电器动作 D.与电流、电压关
[单选题,4.3分]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三种,分别是 A.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 B.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不接接方式 C.不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经大电抗 器接地方式 D.直接接地方式、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和不接地方式
[单选题,4.3分]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故障电流中含有零序分量的故障类型是 A.两相短路 B.三相短路 C.与故障类型无关 D.两相短路接地
[单选题,4.3分]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的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的相位关系是 A.电流超前电压约90度 B.电压超前电流约90度 C.电压电流同相位 D.电压电流相位相反
[单选题,4.3分] 零序分量滤过器的作用是 A.获取零序分量 B.消除零序分量 C.获取正序分量 D.获取负序分量
[单选题,4.3分] 零序电流III段保护动作时限的整定原则是 A.从负荷侧算起逐级增加一个 时间级差 B.从负荷侧降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算起逐级增加一个 时间级差 C.与相邻线路的零序I段保护相配合 D.与相邻线路的零序Ⅱ段保护相配合
[单选题,4.3分]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保护安装处的零序电压 A.距故障点越远就越高 B.距故障点越近就越高 C.与距离无关 D.距离故障点越近就越低
[单选题,4.3分]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反应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应采用 A.三相完全星接线 B.两相不完全星接线 C.接线方式 D.接线方式
[单选题,4.3分]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压最高处为 A.接地故障点处 B.变压器接地中性点处 C.保护安装处 D.发电机接地中性点处
[单选题,4.3分]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线路上某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在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侧的电压大小 A.当故障点距母线越近,电压越高 B.不管距离远近,电压基本相同 C.当故障点距母线越近,电压越低 D.与故障前电压相同
[单选题,4.3分]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通常采用的补偿方式是 A.完全补偿 B.欠补偿 C.过补偿 D.不补偿
[单选题,4.3分]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中,无选择性的是 A.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B.零序电流保护 C.绝缘监视装置 D.纵联差动保护
[单选题,4.3分] 过电流方向保护是在过流保护的基础上,加装一个( )而组成的装置 A.负荷电压元件 B.复合电流继电器 C.方向元件 D.复合电压元件
[单选题,4.3分] 双侧电源线路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为提高灵敏性,方向元件应装在 A.动作电流大的一侧 B.动作电流小的一侧 C.两侧 D.装在那侧都行
[单选题,4.3分] 双侧电源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加方向元件是为了 A.解决选择性 B.提高灵敏性 C.提高可靠性 D.提高速动性
[单选题,4.3分]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故障线路始端的零序电流 A.超前零序电压90度 B.滞后零序电压90度 C.和零序电压同相位 D.滞后零序电压45度
[单选题,5.4分] 如果不考虑负荷电流和线路电阻,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度 B.零序电流落后零序电压90度 C.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同相 D.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反相
[单选题,3.3分] 纵差保护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产生原因是 A.两端电流互感器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 B.两端电流互感器磁化特性的差异 C.两端电流互感器型号相同 D.两端电流互感器变比相同
[单选题,3.3分] 高频闭锁距离保护的优点是 A.对串补电容无影响 B.在电压二次断线时不会误动 C.能快速地反映各种对称和不对称故障 D.系统振荡无影响,不需采取任何措施
[单选题,3.3分] 切除线路任一点故障的主保护是 A.相间距离保护 B.纵联保护 C.零序电流保护 D.接地距离保护
[单选题,3.3分] 高频阻波器所起的作用是 A.限制短路电流 B.补偿接地电流 C.阻止高频电流向变电站母线分流 D.增加通道衰耗
[单选题,3.3分] 方向闭锁高频保护发信机起动后,当判断为外部短路时,( )。 A.两侧发信机立即停信 B.两侧发信机继续发信 C.反方向一侧发信机继续发信 D.正方向一侧发信机继续发信
[单选题,3.3分] 高频保护使用的频率,最低的是 A.5OKHz B.5OHz C.100KHz D.10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