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得分/总分 A.× B.√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多去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得分/总分 A.√ B.×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得分/总分 A.√ B.×
社会主义不可能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诞生 得分/总分 A.√ B.×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得分/总分 A.√ B.×
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 得分/总分 A. 社会化大生产 B. 现代无产阶级 C. 马克思主义理论 2.00/2.00 D.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全球化是: 得分/总分 A. 阻碍了生产力高度发展 B. 与生产力高度发展无关 C. 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 2.00/2.00 D. 是少数国家推动的结果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是 得分/总分 A. 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 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2.00/2.00 C. 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 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得分/总分 A. 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B.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2.00/2.00 C. 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D. 国有企业的存在
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 得分/总分 A.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2.00/2.00 B. 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C. 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D. 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社会发展既具有合规律性,又具有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种看 法是 得分/总分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00/2.00 B. 历史循环论观点 C. 历史宿命论观点 D. 机械决定观点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得分/总分 A. 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 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 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得分/总分 A. 地理环境 B. 生产关系 C. 人口因素 D. 生产方式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得分/总分 A. 唯一动力 B. 直接动力 2.00/2.00 C. 最终动力 D. 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得分/总分 A. 社会基本矛盾 2.00/2.00 B. 阶级斗争 C. 革命和改革 D. 个人和群众的矛盾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得分/总分 A. 封闭与开放之间的矛盾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00/2.00 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 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得分/总分 A.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B.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2.00/2.00 C. 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得分/总分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00/2.00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 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得分/总分 A.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B.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C. 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得分/总分 A. 地理环境的优劣 B. 社会风气的好坏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00/2.00 D. 人口增长的快慢
共产主义理想是不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得分/总分 A.对 B.错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得分/总分 A. B.
个人理想大于社会理想。 得分/总分 A. B.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本质区别。 得分/总分 A.对 B.错
商品经济是 得分/总分 A. 存在于一切社会中的经济形式 B. 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C.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D.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技师的工资高于清洁工的工资,是因为他们的劳动体现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即 得分/总分 A.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B.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2.00/2.00 C.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 D. 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价值规律是 得分/总分 A. 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C.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00/2.00 D. 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
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得分/总分 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2.00/2.00 B.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C. 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D. 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
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 得分/总分 A. m∶c B. c∶v 2.00/2.00 C. c∶m D. m∶v
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得分/总分 A. 生产价格 B. 成本价格 C. 利润 2.00/2.00 D. 利息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得分/总分 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00/2.00 D.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得分/总分 A. 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2.00/2.00 B. 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 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D.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得分/总分 A. 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B. 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C. 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2.00/2.00 D. 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商品是 得分/总分 A. 一切物品 B. 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C. 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2.00/2.00 D. 一切有用的物品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得分/总分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2.00/2.00 D.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得分/总分 A. 真理是发展的 B. 有用的就是真理 C. 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2.00/2.00 D. 真理是客观的
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 认为 得分/总分 A. 被逻辑证明和证伪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 2.00/2.00 B. 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D. 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得分/总分 A. 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 B.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C.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2.00/2.00 D. 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得分/总分 A. 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 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 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D.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 得分/总分 A. 可以为所欲为的 B. 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归根结底还是由物质决定的 2.00/2.00 C. 无限的 D. 被动的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得分/总分 A. 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B.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00/2.00 C. 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 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得分/总分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2.00/2.00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得分/总分 A.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C. 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2.00/2.00 D.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得分/总分 A. 矛盾的斗争性 B. 矛盾的特殊性 2.00/2.00 C. 矛盾的普遍性 D. 矛盾的同一性
“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 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得分/总分 A. 矛盾特殊性原理 2.00/2.00 B. 运动、发展的原理 C. 矛盾普遍性原理 D. 普遍联系的原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 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得分/总分 A.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00/2.00 B.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C.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得分/总分 A. 归纳演绎方法 B. 逻辑推理方法 C. 观察实验方法 D. 矛盾分析法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得分/总分 A. 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00/2.00 C. 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D. 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得分/总分 A. 物质的可认识性 B. 物质的感知性 C. 客观实在性 2.00/2.00 D. 运动性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得分/总分 A. 为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创造条件 B. 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 C. 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2.00/2.00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