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升本)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 )两个基本方面。(本题1.0分) A、 经济和政治 B、 政治和文化 C、 对内和对外 D、 军事和外交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 )。(本题1.0分) A、 相等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无关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本题1.0分) A、 国家政党问题 B、 国家政权问题 C、 国家政府问题 D、 人民政权问题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本题1.0分) A、 共产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 B、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 C、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实践 D、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现实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本题1.0分)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和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商品的二因素是( )。(本题1.0分)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使用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交换价值 D、 价值和价格
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本题1.0分) A、 进步的知识分子 B、 爱国的进步人士 C、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D、 各时代的进步阶级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本题1.0分)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C、 经济基础的发展 D、 上层建筑的发展
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本题1.0分)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本题1.0分) A、 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 农民收割庄稼 D、 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产生货币以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外化为( )。(本题1.0分)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D、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价值规律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是通过( )实现的。(本题1.0分) A、 价格始终与价值相等 B、 价格高于价值 C、 价值低于价值 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本题1.0分) A、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B、 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本题1.0分) A、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 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本题1.0分) A、 前者是直观的反映论,后者是能动的反映论 B、 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 前者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 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中的“扬弃”是指( )。(本题1.0分) A、 全面抛弃 B、 既克服又保留 C、 既保留又发展 D、 既发展又继承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 )。(本题1.0分) A、 把握事物的度 B、 认识事物的量 C、 确定事物的质 D、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本题1.0分) A、 存在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可知性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本题1.0分) A、 唯物论和辩证法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 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 D、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本题1.0分) A、 普遍性、 B、 多样性 C、 稳定性 D、 客观性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本题1.0分)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动力和源泉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本题1.0分) A、 唯理论 B、 先验论 C、 反映论 D、 经验论
矛盾是( )。(本题1.0分) A、 对立面双方之间互相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B、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C、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D、 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本题1.0分)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观点 D、 运动和规律的观点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其唯一特性是( )。(本题1.0分) A、 具体性 B、 现实性 C、 多样性 D、 客观实在性
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 )。(本题1.0分) A、 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D、 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哲学是( )。(本题1.0分)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 )。 (1)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 (3)政治经济学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5)空想社会主义 (6)科学社会主义 (本题1.0分) A、 (1)(3)(6) B、 (2)(4)(6) C、 (2)(4)(5) D、 (2)(3)(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本题2.0分) A、 ﹒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B、 ﹒消灭经济危机 C、 ﹒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E、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其表现有( )。(本题2.0分) A、 ﹒生产全球化 B、 ﹒贸易全球化 C、 ﹒金融全球化 D、 ﹒企业经营全球化 E、 ﹒政治的全球化
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本题2.0分) A、 ﹒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资本主义 B、 ﹒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资本主义 C、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D、 ﹒其时间划分大约在19世纪20年代 E、 ﹒其时间划分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
货币具有以下几个职能,即( )。(本题2.0分)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本题2.0分)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政治法律制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社会风俗习惯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 )。(本题2.0分) A、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E、 ﹒实践活动对理论起促进作用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本题2.0分) A、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B、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 D、 ﹒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E、 ﹒否定是抛弃一切
下列活动属于人所独具的意识活动有( )。(本题2.0分) A、 ﹒三思而后行 B、 ﹒饥不择食 C、 ﹒心中有数 D、 ﹒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E、 ﹒趋利避害的本能
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本题2.0分)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 ﹒思维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C、 ﹒思维与精神的关系问题 D、 ﹒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E、 ﹒思维是否等同于存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 )。(本题2.0分)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政治经济学 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空想社会主义 E、 ﹒科学社会主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的价值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本题2.0分) A、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 D、 劳动者出国旅游和度假所支出的费用
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本题2.0分) A、 劳动者技术的平均熟练程度 B、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 C、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D、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是由工人的( )(本题2.0分) A、 具体劳动创造的 B、 抽象劳动创造的 C、 必要劳动创造的 D、 剩余劳动创造的
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 )(本题2.0分) A、 它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成正比 B、 它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C、 它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 它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有( )(本题2.0分) A、 生产 B、 交换 C、 分配 D、 消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 )(本题2.0分)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宰,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本题2.0分) A、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 物极必反 ,相反相成 D、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劳动所起的作用有( )(本题2.0分) A、 劳动创造了人脑 B、 劳动创造了人的意识 C、 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D、 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本题2.0分) A、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永恒发展的观点 C、 对立统一的观点 D、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唯心主义都认为( )。(本题2.0分) A、 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 精神决定物质 C、 世界是不可知的 D、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51. (问答题)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本题10.0分)
52. (问答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本题10.0分)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