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安阳师范学院行政法学

[单选题,2.8分] 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 A.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B.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及其公务员 C.法律、法规授予某种特定行政职权的组织 D.企事业单位和司法机关
[单选题,2.8分] 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监督行政行为法的分类标准是( )  A.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 B.行政法的作用 C.行政法规范的性质 D.行政法的内容
[单选题,2.8分] 我国行政诉讼的客体是()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行政机关对其公务员的奖惩、任免行为
[单选题,2.8分]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前提 B.行政复议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申请为前提 C.既可以由行政相对方也可以由原行政行为作出机关申请开始 D.在某种情况下也可由复议机关主动开始
5[单选题,2.8分] 下列案件属于司法审查受案范围的是() A.人民政府对其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C.法律规定具有终局效力的行政行为 D.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单选题,2.8分] 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审查行政行为的() A.合法性 B.合理性 C.适当性 D.合法性与合理性
[单选题,2.8分] 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与制度的是() A.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 B.被告负举证责任制度 C.公开审判制度 D.两审终审制度
[单选题,2.8分] 行政复议的原则不包括() A.一级复议原则 B.调解原则 C.及时原则 D.便民原则
行政侵权责任的主体是() 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B.行政主体 C.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D.行政相对方
行政赔偿的主要方式是() A.支付赔偿金 B.返还财产 C.恢复原状 D.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下列情形中,国家不负赔偿责任的是() A.受害人所受损害是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行为造成的 B.国家行政机关和受害人都有过错的 C.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 D.行政机关违反国家规定乱摊派的
实质性行政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是依据实体法追究行为主体的() A.补救性行政责任 B.惩罚性行政责任 C.行政赔偿责任 D.教育性行政责任
下列选项属于行政程序的是() 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 B.行政相对方的行为过程的总和 C.行政机关的行政过程的总和 D.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过程的总和
下列选项中,对于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的责任性质相同,都为国家的法律责任 B.二者承担责任的方式相同,都表现为支付金钱的形式 C.二者发生的时间相同,都是损害发生之后进行 D.二者发生的基础不同,赔偿是因违法行政而导致的后果,补偿是因合法行政而产生的
下列属于行政合同的是() A.行政主体与某企业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 B.税务局与电力公司签订的供电合同 C.工商局委托某金融机构代收罚款的委托合同 D.政府办公大楼的拍卖合同
行政指导对行政相对方而言() A.无法律意义 B.不具有强制力 C.具有强制力 D.部分有强制力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 A.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监督行政关系 D.权利义务关系
关于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机关一般都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是一种行政法学的概念,行政机关是一个具体的法律概念 C.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的代名词 D.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一方当事人的总称;行政机关是行政法律关系中具体当事人的称谓
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法特殊渊源的是( ) A.判例 B.国际条约 C.单行条例 D.部门规章
下列哪项行政行为被认为从来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A.无效行政行为 B.废止的行政行为 C.撤销的行政行为 D.解除的行政行为
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机关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B.县级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行政许可是一种() A.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B.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C.非要式行政行为 D.强制性行政行为
下列哪项是以行政行为对象为标准进行的分类?() 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B..羁束性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性行政行为 C.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D.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以立法的目的为标准,可以把行政立法区分为() A.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B.执行性立法和试验性立法 C.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权立法 D.法规性立法和规章性立法
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财产强制查封、扣押,此种行为属于() A.财产性处罚 B.行为性处罚 C.间接强制执行措施 D.直接强制执行措施
公安机关的执法人员将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强制带离现场进行盘问的行为是() A.申诫性处罚 B.人身罚 C.即时强制 D.代执行
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享有() A.取得报酬权 B.损害赔偿请求权 C.行政优益权 D.不可预见的困难情况的补偿权
行政机关对不特定的行业和相对方进行行政指导,属于( ) A.宏观行政指导 B.个别行政指导 C.促进性行政指导 D.限制性行政指导
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指导的是() A.国立大学的辅导员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 B.乡政府下乡搞计划生育宣传 C.司法局主办司法考试辅导班 D.人民银行发布利率调整的公告
行政相对方在行政合同中的特殊义务是() A.按照合同给付价金的义务 B.补偿行政机关损失的义务 C.严格履行合同的义务 D..接受行政机关管理、监督和指挥的义务
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的行为相比较,行政行为的特征有() A.公共服务性 B.从属法律性 C.裁量性 D.效力先定性和强制性
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行政处罚原则的是( ) A.处罚法定原则 B.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C.公正、公开原则 D.及时处罚原则
下列属于管制性行政指导的是( ) A.鼓励企业出口产品 B.抑制物价暴涨 C.确立外商投资的方向与范围 D.实施晚婚晚育政策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有( ) A.支付赔偿金 B.恢复原状 C.行政处分 D.纪律处分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司法审查判决可分为() A.维持判决 B.撤销判决 C.履行判决、变更判决 D.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依行政立法的内容、目的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 () A.一般授权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 B.中央行政立法与地方行政立法 C.执行性立法与试验性立法 D.法规性立法与规章性立法
市某县土地管理局以刘某非法占地建筑住宅为由,责令其限期拆除建筑,退还所占土地。刘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复议机关只能为市土地管理局 B.若刘某撤回复议申请,则无权再提起行政诉讼 C.刘某有权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复议 D.若复议机关维持了某县土地管理局的决定,则刘某无权再提起行政诉讼
下列属于程序公正原则保障制度的是( ) A.专家咨询制度 B.表明身份制度 C.时限、时效制度 D.救济程序的告知制度
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许可正式设定依据的是( )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政府规章 D.国务院决定
下列关于行政立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行政立法属于从属性立法  B.行政立法的稳定性比权力机关立法的稳定性强 C.行政立法的程序比较简单、灵活 D.行政立法并非都是行政机关固有的权力
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的分类标准是( ) A.行政行为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的范围  B.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 C.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方的利益影响 D.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
行政许可行为是( )。 A.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B.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C.强制性的行政行为 D.非要式的行政行为
行政监督的主体是( )。 A.行政主体 B.公务员 C.行政相对方 D.权力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系统内部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实施的惩戒措施为 ()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行政强制 D.行政司法
追究行政主体行政责任的前提是 () A.确认行政违法或行政失当 B.认定行政失当 C.认定行政责任 D.确定行为主体
世界上以法典形式出现的第一部行政程序法产生于 () A.奥地利 B.日本 C.西班牙 D.法国
作为世界上行政程序法典化第二阶段标志的是 () A.西班牙1889年的《行政程序法》 B.奥地利1925年的《行政程序法》 C.美国1946年的《联邦行政程序法》 D.法国1978年的《行政公共关系法》
行政指导,对行政相对方而言 () A.具有法律上的约束 B.具有强制力 C.具有部分强制力 D.不具有强制力
关于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表述错误的是 () A.对合同履行有监督权和指挥权 B.可以无条件单方面变更或解除行政合同 C.对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相对方加以制裁 D.因行政机关原因引起合同的变更、解除,行政机关应给予相对方物质损害赔偿或补偿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合同履行原则的是 () A.合理履行原则 B.实际履行原则 C.自己履行原则 D.全面适当履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