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四川农业大学统计学

1.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某类设备 D. 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2. 对交院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 交院所有的学生 B. 交院每一位学生 C. 交院所有的学生成绩 D. 交院每一位学生成绩
3. 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 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 B. 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C. 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 D. 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4. 对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 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 B. 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 C. 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 D. 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
5. 对食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 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 B. 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 C. 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价 D. 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价
6. 港口货运情况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 所有的港口货运 B. 每一个港口货运 C. 所有的港口货运情况 D. 每一个港口货运情况
7.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A. 指标 B. 标志 C. 变量 D. 变量值
8.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工人年龄 B. 工人性别 C. 工人体重 D. 工人工资
9. 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能有多个标志 D. 可能有多个指标
10. 商业企业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 A. 连续变量 B.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C. 离散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11. 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A.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 B. 所有居民是总体 C.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 D. 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12. 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B.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C.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D.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13. 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 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 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 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 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
14. 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B.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C. 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 D. 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15. 某学校的所有学生为一总体时,则学生的平均年龄就是() A. 数量标志 B. 质量指标 C. 品质标志 D. 数量指标
16. 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就是() A. 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 B. 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C. 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 D. 对50项指标数值求平均数
17. 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 A. 某学生 B. 某门课成绩 C. 75分 D. 某学生的成绩
18. 连续型变量可以() A. 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 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 C. 不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 D. 可以一一列举
19. 统计指标() A. 都是可量的 B. 不都是可量的 C. 不具有综合特征 D. 具有综合特征,但不可量
20. 了解某地区职工情况时,统计指标是() A. 该地区某个企业 B. 该地区每个职工 C. 该地区职工工资总额 D. 某企业人数1000人
21. 对统计指标来说,() A. 其中的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 B. 其中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成 C. 既有数量标志汇总而成的,也有品质标志汇总而成的 D. 是根据指标汇总而成的
22. 某地区全部商店作为总体,每一商店为总体单位,则该地区全部商品零售额是() A. 数量指标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指标 D. 数量标志
23.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现象的数量方面 B. 统计学的规律和方法 C. 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 D. 现象的规律和方法
24.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性是指() A.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具体指标不可分开使用 B.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具体指标分开无意义 C.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其所属各指标的具体功能 D.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不小于其所属各指标的简单加总
25.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因此() A.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B.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推算关系 C.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D. 各指标一定在逻辑上或数量上相关
26. 数量指标是反映() A. 总体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 B. 总体单位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 C. 总体绝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 D. 总体相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
27. 数量指标是用()表现的 A. 相对数形式 B. 平均数形式 C. 相对数或平均数形式 D. 绝对数形式
28. 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50个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个学生 D. 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29. 某班三名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是76分、85分和92分,这里的“统计学成绩”是() A. 数量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数量标志 D. 品质标志
30. 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785元、860元、1015元和1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A. 变量 B. 变量值 C. 数量标志 D. 数量指标
3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A. 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 B. 总体性、变异性、具体性 C. 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D. 总体性、变异性、广泛性
32. 指标与标志的关系是:(甲)数量指标的数值是总体中各单位数量标志值(变量值)汇总而来;(乙)数量指标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质量指标的数值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来;(丙)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指标可以成为标志,标志也可以成为指标。请指出其中的正确答案() A. 甲 B. 乙 C. 甲丙 D. 乙丙
33. 统计认识对象是()。 A.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 D. 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
34. 统计所研究的是()。 A.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B. 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 C.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 D. 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35.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 A. 统计推断法 B. 统计分组法 C. 大量观察法 D. 综合指标法
36. 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 A. 该批小麦种子 B. 该批小麦的发芽率 C. 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 D. 该批小麦每一个发芽的种子
37. 无限总体是指()。 A. 包含单位很多的总体 B. 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 C. 包含单位很多、难以计数的总体 D. 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
38. 一个事物被视为总体或总体单位,要依据()来决定。 A. 事物的本质 B. 事物的内在联系 C. 事物的复杂程度 D. 统计研究的目的
39. 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A. 男性职工人数 B. 女性职工人数 C. 下岗职工的性别 D. 性别构成
40. 社会经济统计中使用的总体概念,通常是指()。 A. 有限总体 B. 无限总体 C. 变量总体 D. 属性总体
41. 标志是()。 A. 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 B.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C. 都能用数值表示 D. 不能用数值表示
42. 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工厂数 B. 职工人数 C. 工资总额 D. 产品数
43. 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 粮食总产量 B. 粮食平均亩产量 C. 人均粮食生产量 D. 人均粮食消费量
44. 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货物周转量 B. 劳动生产率 C. 年末人口数 D. 工业增加值
45. 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连续变量 B.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是一个离散变量 C.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总是固定不变 D. 职工平均工资是个质量指标
46. 从认识的顺序上来讲,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设计和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C. 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D. 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47. 指出错误的命题()。 A. 凡统计指标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 B. 凡统计标志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 C. 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D. 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量的规模
48. 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个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C.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质量指标或数量指标 D.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
49. 要对某工厂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某工厂“全部生产设备”是()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报告单位 D. 调查项目
50.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 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数的很大比重 B. 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 C. 这些单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D. 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