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安阳师范学院劳动定额学

工人超额完成劳动定额,可能是加班加点过多造成的。这时应当将加班加点因素予以剔除。例如,某企业第一季度加班工作时间占工时总数的15%,而企业劳动定额的综合平均完成程度为130%,那么经过调整以后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为( ) A.1.12 B.1.13 C.1.25 D.1.1
机械加工时由员工直接操纵工艺设备实现基本工艺所消耗的时间属于( ) A.机动的基本时间 B.手动的基本时间 C.机手并动的基本时间 D.辅助时间
以下属于组织性的宽放时间的是( ) A.适当休息、喝水等造成的时间 B.寻找材料、工具、修理与本人无关的工具 C.办理交接班手续 D.修理自己造成的返修品
在速度评价法里,关于正常作业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作业时间=某作业实测的总体时间×速度评定系数 B.正常作业时间=某作业实测的平均时间×速度评定系数 C.正常作业时间=某作业实测的基本时间×速度评定系数 D.正常作业时间=某作业实测的辅助时间×速度评定系数
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定员中,警卫员、检修工、值班电工的定员方式属于( ) A.工作岗位定员 B.按比例定员 C.按设备定员 D.按效率定员
企业定额管理人员可按企业的生产类型以及生产工人的多少来配备。以机械制造业为例,通常按以下标准来配备定额人员:( ) A.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每200到300名生产工人配备1名劳动定额人员。 B.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每150到400名生产工人配备1名劳动定额人员。 C.多品种、多规格成批生产的企业,每200到300名生产工人配备1名劳动定额人员。 D.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每200到300名生产你个人分配备1名劳动定额员。
以下属于实体性和心理性动素的是( ) A.伸手 B.移动 C.装配 D.应用
系数评定法作为一种评定方法,哪些要素是它需要考虑的要素( ) A.技巧性 B.努力程度 C.均匀一致性 D.工作环境
以下属于技术性的宽放时间的是:( ) A.更换用钝了的刀具 B.工作过程中校正工具和调整设备 C.员工适当休息、喝水 D.员工加工一批产品前,用于了解任务,熟悉产品图样和工艺
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体系的特征,主要体现为:( ) A.集合性 B.目标性 C.可分解性 D.相关性
某月甲车工完成合格产品720件,实耗工时为160,并知该产品车加工产量定额为3件/工时。该车工劳动定额的完成情况是多少( ) A.1.2 B.1.4 C.1.3 D.1.5
以下关于宽放率表达正确的是( ) A.宽放率=某类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00% B.宽放率=某类宽放时间/基本时间×100% C.宽放率=某类宽放时间/生产时间×100% D.宽放率=某类宽放时间/总体时间×100%。
劳动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但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 的关系是( )。 A.互为倒数 B.独立关系 C.正比关系 D.相关关系
以下属于非员工造成的非生产时间是( ) A.违章作业造成的停工时间 B.寻找材料、工具、修理与本人无关的工具 C.自行做与生产无关或本职外的工作 D.修理自己造成的返修品
操作是指工人为了完成某工序加工而进行的一系列独立完整的劳动活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 A.简单操作和复杂操作 B.手动操作和机动操作 C.基本操作和辅助操作 D.单一操作和综合操作
工艺程序图按其图表的结构和反映的工作事项不同,可区分为以下几种程序图:( ) A.操作程序图 B.流程程序图 C.流线图 D.主框架图
以下属于目标性动素的是( ) A.伸手 B.拆卸 C.装配 D.应用
作业时间按其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其中基本时间包括:( ) A.机动的基本时间 B.停工时间 C.手动的基本时间 D.机手并动的基本时间
按照管理体制的分类方法,劳动定员标准可区分为:( ) A.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B.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C.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D.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资的多少仅取决于工资率 B.工资的多少仅取决于工作时间 C.工资的多少取决于工资率与工作时间两个方面的因素 D.某人的工资高,则其工资率一定也高
关于劳动报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劳动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总和 B.它等于工资与福利之和 C.它就是劳动者的收入 D.工人的带薪休假工资、退休金是劳动报酬中的福利部分
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工资 = 工资率 × 工作时间 B.劳动报酬 = 工资 + 福利 C.收入 = 劳动报酬 + 非劳动报酬 D.收入 - 工资 = 非劳动报酬
关于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货币工资越高,则实际工资越高 B.实际工资不过是经过某种价格调整后的货币工资 C.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成正比 D.货币工资水平总是低于实际工资水平
下面哪一因素,不是确定工资水平的因素( )。 A.劳动者个人家庭所需的生活费用 B.同工同酬的原则 C.企业的支付工资能力 D.劳动者消费水平的差异性
各类人员工资在水平上的差异是指( )。 A.工资差别 B.工资水平 C.工资的构成因素 D.工资率
标准体系表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包括( ) A.坚持创新新原则 B.坚持贯彻“行业管理”的指导思想 C.标准体系表应体现“重点突出、系统配套、结构合理和层次分明”的原则 D.坚持先进性与合理性原则
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劳动定额的考察范围,定额水平按定额的综合程度可以分为( ) A.企业定额水平 B.行业或部门定额水平 C.零件或产品的定额水平 D.工种定额水平
影响劳动定额的因素有( ) A.与设备、工具有关的因素 B.与生产情况、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 C.与操作方法有关的因素 D.劳动力的配备与组织有关的因素
以下属于无效动素的是( ) A.伸手 B.移动 C.迟延 D.休息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经济增长一般可分为集约型增长和粗放型增长两种模式 B.粗放型增长通常意味着就业的增长 C.集约型增长又称深度增长 D.粗放型增长主要是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劳动就业中的歧视主要表现为( )。 A.性别歧视和晋升歧视 B.工资歧视和职业歧视 C.工资歧视和福利歧视 D.文化歧视和种族歧视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社会总人口可分为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 B.劳动人口可分为就业人员与失业人员 C.劳动年龄内的学生属于劳动人口 D.非劳动力、就业者和失业者可以不断变化
反映产业政策对就业结构以及就业水平影响的指标是产业的( )。 A.供给弹性 B.需求弹性 C.工资弹性 D.就业弹性
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提高就业水平,应该发展就业弹性( )的产业。 A.较高 B.较低 C.为零 D.为1
基尼系数越大,则它所代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 ) A.越低 B.越高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0
技术定额法包括( ) A.实地考察法 B.统计分析法 C.类推比较法 D.技术计算法
熟练曲线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A.首件产品的概念模糊 B.熟练程度不同 C.当生产条件稳定、生产操作技术熟练时,单位产品工时消耗不随产量增加而下降 D.计算困难
每一项标准都有它的结构,以下哪些属于标准结构的构成部分( ) A.资料性概述要素 B.描述性要素 C.资料性补充要素 D.规范性要素
企业制定劳动定额的科学依据有:( ) A.技术依据 B.经济依据 C.心理生理依据 D.科学性依据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下列情况下哪一类人不能称之为就业者。( ) A.正在工作中的人 B.有职业,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暂时脱离了工作的人 C.雇主和自营业人员 D.义务地给街道打扫卫生的退休人员
测时与工作日写实相比,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为( ) A.两者的范围不同 B.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 C.两者的设备不同 D.两者观测的详细程度不同
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的复审结果包括( ) A.确认 B.修改 C.修订 D.废止
评价企业劳动定额水平的方法有( ) A.用实耗工时来衡量 B.用实耗工时来衡量 C.用标准工时来衡量 D.用标准差来衡量
标准体系表里面的层次结构包括( ) A.个性标准 B.门类通用标准 C.专业通用标准 D.行业通用标准
系数评定法作为一种评定方法,以下哪一种要素是它需要考虑的要素( ) A.技巧性 B.复杂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企业按实物流动的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 A.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 B.连续生产和间断生产 C.普通生产和精细生产 D.自动化生产与手工生产
企业定额管理人员可按企业的生产类型以及生产工人的多少来配备。以机械制造业为例,通常按以下标准来配备定额人员:( ) A.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每200到300名生产工人配备1名劳动定额人员。 B.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每150到400名生产工人配备1名劳动定额人员。 C.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每100到200名生产你个人分配备1名劳动定额员。 D.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每200到300名生产你个人分配备1名劳动定额员。
某月甲车工完成合格产品720件,实耗工时为180,并知该产品车加工产量定额为4件/工时。该车工劳动定额的完成情况是多少( ) A.1.2 B.1 C.1.3 D.1.5
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控制( )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 A.政府预算 B.货币供应量 C.工资水平 D.物价水平
在总需求膨胀的情况下,政府应实行( )。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降低税率 D.减少转移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