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川北医学院无机化学1
正常人血液中蛋白质(M=6.6×104 g·mol-1)质量浓度为70g·L-1,毛细血管壁所间隔的组织液(与血液的差别是不含蛋白质)与血液之间的渗透压差(37℃体温下)为 A.0.326kPa B.0.326Pa C. 2.73kPa D.2.73Pa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渗透浓度最大的是 A.CaI2 B.CHI3 C.HIO3 D.KI
分别在1L水中加入0.2mol的下列强电解质,γ±最小的是 A.NaCl B.CaCl2 C.BaSO4 D.PbS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A、H2PO4- B、HPO42- C、PO43- D、H2PO3-
50ml 0.1 mol·L-1 HAc(pKa=4.74)溶液与25ml 0.1 mol·L-1 NaOH 溶液混合后,液的pH 值为 A.3.17 B.4.74 C.2.18 D.6.29
温度一定时,在饱和H2S溶液中,加入固体Na2S,则溶液的 A、pH值增大 B、pH值降低 C、K值增大 D、K值降低
. 5.010-3mol/L的NH3溶液与1.010-2的HCl 等体积混合后pH值 A、小于7 B、大于7 C、等于7 D、 以上都不对
如果0.1mol.L-1的HCN溶液中,有0.01%的HCN电离,那么HCN的电离常数是 A、10-2 B、10-3 C、10-7 D、10-9
H2CO3的 PKa1=6.35 PKa2=10.33其PKb1为 A、7.65 B、3.67 C、3.98 D、8.34
AgCl 与AgI 的溶度积之比为2×106,若将同一浓度的Ag+ (0.1 mol·L-1) 加入到具有 相同浓度的Cl- 和I-(0.1 mol·L-1)的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Cl-和I- 以相同量沉淀 B. I- 先沉淀 C.Cl- 沉淀更多 D. Cl-先沉淀
已知Sr3(PO4)2 的溶解度为1.0×10-6mol·L-1,则该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为 A.1.0×10-30 B.1.1×10-28 C.5.0×10-30 D.1.0×10-12
0.01mol的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AgNO3处理,产生0.02mol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为 A、[Cr(H2O)6]Cl3 B、[Cr(H2O)5Cl]Cl2.H2O C、[Cr(H2O)4Cl2]Cl.2H2O D、[Cr(H2O)3Cl3].3H2O
在AgCl(S) Ag+(aq.)+Cl-(aq.)平衡体系中,欲使沉淀溶解,可加入 A、HNO3 B、氨水 C、KI D、NaCl
某缓冲溶液,缓冲范围是7.16~9.16,由此可知该缓冲对中共轭酸的pKb为 A、8.16 B、5.84 C、9.16 D、6.84
下列各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缓冲容量最大的是 A、0.4mol.L-1HCl~0.1mol.L-1NaAc B、0.3mol.L-1HCl~0.2mol.L-1NaAc C、0.2mol.L-1 HCl~0.3mol.L-1NaAc D、0.1mol.L-1 HCl~0.4mol.L-1NaAc
用H2CO3(pKa1=6.35,pKa2=10.21)和NaOH溶液混合配制成的pH=10.00的缓冲溶液,抗酸成分是 A、H2CO3 B、HCO3- C、CO32- D、H3O+
人体血浆内最重要的缓冲对为 A、NaH2PO4—Na2HPO4 B、NaHCO3-H2CO3 C、Na-蛋白质-H-蛋白质 D、KHbO2-HHbO2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A、复杂反应 B、元反应 C、单分子反应 D、气体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的活化能比放热反应的活化能高 B.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出现的所有作用物浓度都有关 C.催化反应的速率与催化剂的浓度无关 D.反应速率常数与作用物浓度无关
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B、增加了分子间的碰撞频率 C、使反应不经历过渡态 D、使反应分子聚集在一起
氧化还原反应2MnO4-+10I-+16H+ == 2Mn2++5I2+8H2O中转移的电子数是A、3 B、5 C、8 D、10
对于Cu-Zn原电池,当电池电动势为零时,即 A、Cu2+与Zn2+ 浓度相等 B、φoCu2+/ Cu =φoZn2+/ Zn C、φCu2+/ Cu =φZn2+/ Zn D、氧化还原反应停止
己知φ( F2/F-)>φ(Cl2/Cl-)>φ( Br2/Br-)>φ(I2/I-)。在含有F-、Cl-、Br-、I- 的四种离子溶液中加入Fe2(SO 4)3后,能被氧化的离子是 A、F- B、CI- C、Br- D、I-
量子力学的一个轨道指 A.与波尔理论中的原子轨道等同 B.n 具有一定数值时的一个波函数 C.n、l 具有一定数值时的一个波函数 D.n、l、m 具有一定数值时的一个波函数
对于一个多电子原子体系,下列轨道中能量最高的是 A、3,2,0,-1/2 B、3,1,0,+1/2 C、3,0,0,+1/2 D、2,0,0,+1/2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中,从原点到曲面的距离表示 A.ψ值的大小 B.Y 值的大小 C.r 值的大小 D.4πr2dr 值的大小
下列关于屏蔽效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多电子原子中存在着屏蔽效应 B.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的屏蔽作用大 C.同层电子的屏蔽作用较小 D.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屏蔽作用大
SP3杂化是指 A、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原子的P轨道杂化 B、同一原子的1S轨道和3P轨道杂化 C、同一原子的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杂化 D、同一原子能量相近的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杂化
[Ag(NH3)2]中Ag+用2个轨道杂化成键,这两个杂化轨道由( )杂化而得 A. 5s、5p B. 5s、4d C. 2个p轨道 D. 2s、2p
CO、BeCl2分子的空间构型都是直线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原子、Be原子成键都是sp杂化 B、C原子未杂化、Be原子sp杂化 C、 C原子sp杂化、Be原子未杂化 D、C原子Be原子都未杂化
配体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必要条件是 A.中心原子具有孤对电子 B.中心原子具有适当的空轨道 C.配体具有未键合的孤电子对 D.B,C 都必须具备
26号元素Fe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属 A、s区元素 B、d区元素 C、 ds区元素 D、 p区元素
对于下列各对分子,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类型最多的是 A、Ar 和 H2O; B、N2 和 HBr; C、 HF 和 H2O; D、CO 和 H2S
下列各组物质中,氢键最强的是 A、HF与HF B、H2O与H2O C、NH3与NH3 D、H2S与H2S
下列电子亚层中,可容纳的电子数最多的是 A.n = 1, l = 0 B.n = 2, l = 1 C.n = 3, l = 2 D.n = 4, l = 3
形成外轨型配合物时,中心离子不可能采取的杂化方式是 A、dsp2 B、sp3 C、sp D、sp2d3
0.1mol.L-1的下列溶液中,粒子总浓度最小的是 A、[Cu(NH3)4]SO4 B、[Ag(NH3)2]OH C、Na2SO4 D、[Ni(CO)4]
下列化合物不可能做配体的是 A、H2O B、NH2- C、Co2+ D、CO
下列两种配离子中,[Cu(en)2]2+ 比[Cu(NH3)4]2+稳定性大,原因是 A、配位原子不同 B、配体数目不同 C、螯合效应 D、配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Pt(NH3)4(NO2)Cl]CO3的名称是 A、四氨·一氯·一硝基合铂(Ⅳ)碳酸 B、碳酸四氨·一氯·一硝基合铂(Ⅳ) C、碳酸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铂(Ⅲ) D、碳酸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铂(Ⅳ)
在配合平衡体系中加入中心原子的氧化剂,会导致 A、配合稳定性增强 B、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C、中心原子水解 D、配体浓度减小
分别在[Ag(NH3)2] Ag+ +2NH3 平衡体系中加入 (1)HCl (2) NaCN (3)NaOH三种物质,能使平衡向稳定性减小的方向移动的是A、(1)(2) B、(1)(3) C、(2)(3) D、(1)(2)(3)
用分光光度计测物质的浓度,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大,表明 A、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大 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C、该物质对该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强 D、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
EDTA测水质硬度,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为 A、Ca-指示剂的颜色 B、Mg-指示剂的颜色 C、Y4-的颜色 D、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用酸度计测量溶液的PH,实际上是通过测定( )而实现的 A.指示剂的颜色 B.电池电动势 C. 抗酸成分的浓度 D.直接测定H+的浓度
减压过滤操作中,洗涤沉淀应是 A、在抽气情况下加入大量溶剂淋洗。 B、在抽气情况下加入少量溶剂润洗。 C、暂停抽气,加入大量溶剂淋洗。 D、暂停抽气,加入少量溶剂润洗。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微量铁的实验中,使用试剂空白作对照目的是 A、确定入射光的波长 B、消除温度不同引起的误差 C、消除溶剂、显色剂等物质对入射光的吸收 D、消除仪器测量误差
酸碱滴定过程中,不必要的操作是 A、滴定前排除滴定管下端的气泡; B、左手以空拳形把住活塞柄; C、读数时视线和刻度、水溶液凹面必须成水平; D、用移液管向滴定管加液体
用Na2CO3标定HCl时,滴定管中HCl初读数为1.10ml但被误记为1.00ml,由此计算的HCl浓度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都不正确
滴定实验中,有四位同学在滴定管上读取的液体体积数如下,正确的是 A、11.52ml B、11.5ml C、11ml D、11.520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