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道路勘测设计
设置路拱的主要作用是()
道路中间带的组成是()
公路中间带的主要作用是()
路肩的组成是()
设置有错车道的公路,其等级为()
定坡是确定()
纵坡设计定坡时,变坡点的位置一般要调整到()
纵断面设计的试坡要点是“以点定线,以线交点”,其中以线交点的“点”是指()
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时,所谓“平包竖”是指()
凹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极限最小半径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纵断面某相邻纵坡分别为i1=+7.5%,i2=8%,则()
最大合成坡度主要发生在()
缓和坡段的坡度值不应超过()
最大坡长限制是指()
高原纵坡折减的海拔高度是()
隧道内的最大纵坡为()
最小纵坡一般用在()
平均纵坡控制的路段为()
设置锯齿形街沟的目的是为了()
对公路越岭路线,任意相连三公里的平均纵坡应小于()
消灭了冲突点的平面交叉是()
设缓和曲线角为β,路线转角为α,则构成凸型曲线的必要条件是()
在二级公路中设置简单型平曲线,其半径要大于或等于()
高速公路应满足的行车视距是()
不设置加宽的条件是平曲线半径大于()
设计时,决定某一弯道加宽值的因素有()
加宽的位置一般是加宽()
超高缓和段长度限制的原因是()
新建四级公路,其超高旋转点是指()
弯道超高横坡的大小与平曲线半径()
相邻两基本型平曲线,已知交点1的交点里程为JD1,交点1的曲线要素为T1、L1、E1、J1,交点1至交点2的交点间距为AB,则交点2的交点里程为()
平面凸型曲线中,其HZ点里程计算为()
二级公路的加宽类别一般采用()
在直线与半径为200米的圆曲线之间设置长度为50米的回旋曲线,则该回旋曲线参数为()
公路平面缓和曲线通常采用回旋曲线,其原因是()
简单型曲线的曲线起点为()
小转角平曲线一般设置成()
横向力系数μ在计算平曲线最小半径时,取值最小的是()
一级公路中,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半径应大于或等于()
断背曲线是指()
假设方向盘转动角速度为定数,汽车由直线匀速驶入圆曲线的轨迹为()
汽车制动时,车轮上的最大制动力,取决于()
横向力系数是()
汽车重心越高,则横向倾覆稳定性()
横向力系数μ越大,则()
汽车行驶阻力中,道路阻力包括()
提高路表面的粗糙度,其目的是为了()
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其目的是为了()
汽车在匀速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
汽车爬坡能力所反映出的汽车性能是()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