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武汉科技人员招聘和素质测评

内外向的概念首先是1913年在一本《心理类型学》一书中提出的,它的提出者是(4.0分)
A: 皮尔曼
B: 里克特
C: 荣格
D: 韦克斯勒
投射法心理测验是以某种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该人格理论的提出者是(3.0分)
A: 比奈
B: 弗洛伊德
C: 荣格
D: 皮尔曼
由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说观点,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而成的人格测量表,其名称为(3.0分)
A: 16PF
B: TAT
C: CPI
D: RIT
主题统觉测验的编制者是美国心理学家(4.0分)
A: 西蒙
B: 莫瑞
C: 里克特
D: 韦克斯勒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的适用人群是(3.0分)
A: 儿童(16岁以下)
B: 成年人(16岁以上)
C: 中年人(45岁以上)
D: 老年人(60岁)
面试的方式灵活多样,其中我们可以把面试分为口试和模拟作试;面试的这种划分标准是(3.0分)
A: 结构
B: 实施模式
C: 内容
D: 模式和要求
案例分析适于采用下列口试方式的(4.0分)
A: 交谈式
B: 辩论式
C: 答辩式
D: 讨论式
在面试方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面试方法是(3.0分)
A: 口试
B: 个别面试
C: 答辩式
D: 自由化面试
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面试模式的(3.0分)
A: 半结构化面试
B: 结构化面试
C: 自由化面试
D: 素质压力面试
在招聘人员时对从事该工作的人员的素质要求,我们确定的依据是(4.0分)
A: 岗位空缺
B: 工作说明书
C: 职务要求
D: 面试知道表
对特定的问题从实证角度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再根据所归纳的结果确定处理这类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这种方法是(3.0分)
A: 案例分析法
B: 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
C: 实验分析法
D: 比较分析法
最早命令地方行政长官和各诸侯国荐举具有治国才能的人士、由此拉开了我国古代察举制的序幕的是(3.0分)
A: 东汉顺帝
B: 汉文帝
C: 董仲舒
D: 刘邦
建议汉武帝对荐举贤良者给予奖赏,对荐举不肖者进行惩罚,并规定了按各种地区人口比例举荐人才的是(4.0分)
A: 董仲舒
B: 左雄
C: 黄香
D: 龚遂
察举制的最终确立是在(3.0分)
A: 汉文帝
B: 汉景帝
C: 汉武帝
D: 汉高祖
“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的考试制度是(3.0分)
A: 科举制
B: 九品中正法
C: 察举法
D: 推荐法
九品官人法是()发明创造的。(4.0分)
A: 曹巫
B: 曹操
C: 左雄
D: 陈群
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和形成的朝代是(3.0分)
A: 隋朝初期
B: 唐朝末期
C: 唐朝前期
D: 隋朝末期
公元1043年,主要针对考试的内容向宋仁宗建议对科举制进行改革的是(3.0分)
A: 吏部尚书
B: 范仲淹
C: 王安石
D: 包拯
我国在( )废除了科举制。(4.0分)
A: 1901年
B: 1895年
C: 1898年
D: 1905年
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应用价值的心理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制定的( )(3.0分)
A: 智力测验
B: 能力测验
C: 个性测验
D: 心理测试
首先提倡用科学方法测量人格的是英国的(3.0分)
A: 马斯洛
B: 高尔顿
C: 比奈
D: 麦克利兰
用来描述测评要素或要素标志的程度差异与状态水平的顺序和度量的是素质测评指标构成的(3.0分)
A: 测评标志
B: 测评要素
C: 测评指标
D: 测评标度
在岗位考核指标中,诸如工作难度、重要性、喜欢程度等属于(3.0分)
A: 主观指标
B: 客观指标
C: 半主观半客观指标
D: 测评标度
在岗位考核指标中,诸如打字的数量、时间、来回取活的次数、耗氧量等这些指标属于(4.0分)
A: 主观指标
B: 半主观半客观指标
C: 客观指标
D: 测评标度
处于同一标准体系中的各种标准相互配合,在总体上能够全面反映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素质及功能的主要特征,使整个测评对象包含在评价标准体系内容之中。这体现了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3.0分)
A: 完整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针对性原则
D: 一致性原则
设计的测评标志可以辨别、比较和测评,也就是说评价标准所展示的标志是可以直接观察计算或能通过一定的方法辨别、把握和计算的。这指的是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3.0分)
A: 客观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完整性原则
D: 可操作性原则
德尔菲法是一种常用的专家意见征询法,它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 )提出的。(4.0分)
A: 兰德公司
B: 斯特拉特福咨询公司
C: 布鲁金斯学会
D: 胡佛研究所
可帮助组织物色到具有适当的核心动机和特质的员工,既可避免由于人员失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减少了组织的培训支出,这一特征公析是基于员工的(3.0分)
A: 知识特征
B: 胜任特征
C: 技能特征
D: 自我认识特征
对不同的测评指标给予不同的权数值,其目的是使不同的测评指标的得分可以进行纵向比较,或者说使各测评指标的分数计量单位相等,这种形式指的是加权的(3.0分)
A: 横向加权
B: 纵向加权
C: 绝对加权
D: 综合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