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
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
C.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
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
A.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的自我满足感
B.是一种高级需要
C.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D.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A.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B.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C.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D.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它们包括() 。
A.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
B.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C.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及预测行为
D.从注意经验描述到注意假设检验
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
A.个体
B.环境
C.他人
D.另一对象
因效应的存在表明()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信息加工
D.印象管
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等三个阶段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社会行为是人对()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理论
A.控制点
B.稳定性
C.稳定性
D.内外因
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
A.迷恋爱
B.愚蠢爱
C.浪漫爱
D.空洞爱
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的机制
A.终身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早期社会化
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的哲学争辩
A.社会分层
B.本能和教育
C.遗传和环境
D.人性
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
A.F.H.奥尔波特
B.勒温
C.麦独孤
D.特里普力特
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
A.诱因的强
B.趋向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
D.回避动机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A.主观体验
B.社会动机
C.态度
D.社会态度
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是易变性因素
A.人格
B.智力
C.能力
D.情绪
印象管理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A.信息加工
B.社交技巧
C.情感过程
D.影响力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印象形成
D.总体印象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
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刻板印象具有()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A.报答规范
B.模仿规范
C.回报规范
D.社会世界规范
关于自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B.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C.自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
D.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为了接近被访谈者,使访谈顺利进行,应该注意
A.发出邀请时应热情,语气应该肯定和正面
B.穿着干净整洁,称呼恰如其分
C.自我介绍简洁明了,不卑不亢
D.适当方式消除被访者的紧张、戒备心理,有时应主动出示身份证等文
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有
A.正当行为规范
B.社会责任规范
C.交互性规范
D.伦理规范
态度的特点包括
A.对象性
B.内在性
C.系统性
D.稳定性
自我的结构包括
A.物质自我
B.理想自我
C.心理自我
D.社会自我
分析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A.社会性
B.需要
C.外界环境
D.社会实践
通常群体对偏离者的反应有
A.影响偏离者
B.拒绝偏离者
C.任由偏离者
D.采纳偏离者的观点
影响遵从的个体特点有
A.个体的能力
B.个体对将来的期望
C.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D.文化差异
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
A.多拉德
B.伯克威茨
C.罗伦茨
D.弗洛伊德
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
A.社会角色的互补
B.人格特征的互补
C.情感的互补
D.需要的互补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在
A.利他
B.亲密
C.服从
D.依恋
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等典型形式
A.流言式
B.集束式
C.偶然式
D.单线式
从众的功能有
A.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B.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
C.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
D.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A.兴趣
B.经验
C.情绪
D.动机
比较水平与选择比较水平的异同
自我揭露可以是( )性的,也可以是( )性的。
对拥挤解释的超载理论要点
詹姆士、沙赫特和辛格对情绪归因的观点有哪些?
弗斯汀格和卡尔斯密斯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利用消极情感来转变态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詹姆士、沙赫特和辛格对情绪归因的观点有哪些
弗斯汀格和卡尔斯密斯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过程损失
群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