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土地登记法律知识

下列物权中,不属于法定动产物权的是()。
A:抵押权
B:质权
C:留置权
D:典权
E:地役权
在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期为1年的是()。
A:寄存财物被丢失的
B:延期给付货款
C:遗失物品
D:无效合同争议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行使行政权的行为,可认为是()。
A:既是该社会组织的行为,又是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B: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C:该社会组织的行为
D:该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共同行为
以下关于要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要约是意思表示
B:要约与要约邀请是同一含义
C:要约的内容须具体确定
D:要约应表明相对人承诺即受其拘束
以下程序中属于行政处罚决定程序的是()。
A:特殊程序
B:一般程序
C:听证程序
D:简易程序
E:执法程序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A: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C:违反法定程序的
D:超越职权的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下列财产设立抵押时,必须办理登记的是()。
A:房屋
B:林木
C:企业的设备
D:船舶
E:电视
在起草行政法规、规章的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公民、社会各组织的意见,听取意见所采取的形式不包括()。
A:座谈会
B:听证会
C:论证会
D:辩论会
地役权合同一般包括()等条款。
A:违约责任
B:利用目的和方法
C: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D:供役地和需役地的位置
E:利用期限
甲、乙共有一间房屋,甲拥有20%的份额,乙拥有80%的份额,出租给丙住,合同尚未到期,现甲欲将自己的份额转让,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乙有优先购买权,丙没有优先购买权
B:丙有优先购买权,乙没有优先购买权
C:乙、丙都有优先购买权,两人处于平等地位
D:乙、丙都有优先购买权,乙的优先购买权优先于丙的优先购买权
国家公职关系的消灭,是指由于存在一定的法律事实,致使公务员职务关系不能继续存在的情形。导致国家公职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有()。
A:退休
B:辞职
C:辞退
D:调出
E:离职
李某开车撞伤丁某,伤势很重。过路人方某送丁某到医院治疗,到医院后,护士王某因打错针而使丁某死亡。此案中丁某死亡的原因是()。
A:李某撞伤的行为
B:方某的过错
C:李某、方某、王某的行为
D:王某的过错
要约提出的目的是想获得对方的(),以使合同成立。
A:信任
B:支持
C:承诺
D:邀请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义务主要有()。
A:按照法律的规定以及合同的约定支付出让金等费用
B:必须接受发包方的监督,并接受其必要的指导和管理
C: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未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D: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土地的开发、利用和经营活动,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E: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变更、延长或终止建设用地使用权均应履行登记手续
以下()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A:人民法院
B:公务员
C:行政机关
D: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E:行政委托的组织
甲向乙通报一个信息:甲拟半年后上马一个新项目,需要乙的设备,届时希望乙送货。乙回复:按照甲的意思办。半年后,甲的新项目未上马,而乙将设备送货上门,甲拒收,双方争议不下,诉至法院。法院裁决()。
A:甲收货,照价付款
B:乙将设备拉回
C:乙的损失由甲乙双方各担负一半
D:乙将设备拉回,往返运费由甲担负
下列权利不为典权人所享有的是()。
A:占有、使用、收益典物
B:出租典物
C:转让典物
D:优先购买权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商品广告的内容()的,视为要约。
A:包含价格内容
B:保证商品质量
C:附加售后服务
D:符合要约规定
按照民事权利是否已经具备全部成立要件,民事权利可以分为()。
A:既得权和期待权
B:原权和救济权
C:主权利和从权利
D:财产权和人身权
杜某8岁的儿子在校上学期间,因与同学发生口角将潘某打伤,花去医药费近万元。这一损失应由谁负责?()
A:杜某承担,如果学校有过错,学校应负连带责任
B:杜某承担,如果学校有过错,学校应当给予适当的赔偿
C:学校承担,如果杜某有过错,杜某应负连带责任
D:学校承担,如果杜某有过错,杜某应当给予适当的赔偿
甲和乙签订了买卖冰箱的合同,合同规定甲供应冰箱30台,乙付给甲共计39000元。供方于12月30之前发货,一次交清货到付款,如有违约要交1%的违约金。后来12月30日甲交货之前就向乙索要货款,乙拒绝。因此甲拒绝交货。甲的行为是()。
A: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B:行使不安抗辩权
C:违约行为
D: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行政赔偿程序中的追偿发生在赔偿义务机关给予赔偿之后,且工作人员为致害行为时有()。
A:故意或过错
B:故意或重大过失
C:责任或过错
D:故意或一般过失
以下()是行政主体的执行公务的人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A:行政赔偿
B:通报批评
C:罢免
D:行政处分
E:纠正不当
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在同一行政处罚案件中从事()的行政人员应当彼此独立、各司其责,不得从事与职责不相容的活动。
A:调查取证
B:听讯
C:听证
D:陈述
E:裁决
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行为应该()。
A: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才有效
B:有效
C:一部分有效
D:无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
A: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B: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C: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D: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主要以()为代表。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E:英国
行政程序基本原则中的公开原则包括的内容有()。
A:行政过程公开
B:行政信息公开
C:行政决定公开
D:行政相对人公开
E:行使行政权的依据必须公开
在行政法法律渊源中,()具有最高效力。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自治法规
监护人的职责不包括()。
A: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
B:代理被监护人参加民事活动
C: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D: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