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消防工程施工技术

高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和()等组成。
气体灭火系统组件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时,水温不应低于()。达到实验压力后,稳压时间不应小于(),在稳压期间目测试件应无变形。
水泵结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
排烟风机可采用()。
A:普通轴流风机
B:离心风机
C:排烟轴流风机
D:自带电源的专用排烟风机
消防水泵房设不少于2条的供水管与()连接。
走道上的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宜大于()。
A:墙面
B:顶棚
C:距地高度1米以下的墙面上
D:太平门的顶部
E:15米
F:20米
G:25米
H:30米
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其安装高度宜为();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
气体灭火系统管道气压严密性试验加压介质可为()。试验压力为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达到试验压力后,()内压力降不应超过试验压力的()。
()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主要因素。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可以不设手动直接控制装置。()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A: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B: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融化的固体火灾;
C: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D:电气火灾;
E: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F: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G:钾、钠、镁等活拨金属火灾。
吊顶下布置的喷头,应采用()。
A:下垂型喷头
B:直立型喷头
C:边墙型喷头
D:吊顶型喷头
E:干式下垂型喷头
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超过()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超过()时,应有减压设施。
火灾报警系统的线路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设置在顶棚下方的空气管式线型差温探测器,至顶棚的距离宜为()。相邻管路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管路至墙壁的距离宜为()。
贮存容器的操作面距墙或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A:0.5m
B:1.0m
C:1.2m
D:2m
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最小线芯截面,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面积不应小于()。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最小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多芯电缆的最小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下列那些场所不宜选择离子感烟探测器()。
A:有电气火灾的场所;
B:气流速度大于5m/s;
C:产生腐蚀性气体;
D: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
E: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消防车道。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在外墙上,其高度不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当防护区设有防瀑泄压孔时,可不单独设置泄压口。()
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且不应大于()。
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同一防护区的灭火剂贮存容器规格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过()。气体驱动装置的气体贮存容器规格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过()。
全淹没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的喷放时间不应大于()。当扑救固体深位火灾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并应在前()内使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
在组合分配系统中,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动作之前或同时打开。()
消防通讯设备的检验,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消防控制室与设备间所设的对讲电话进行1-3次通话试验;
B:电话插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5%-10%进行通话实验;
C:消防控制室的外线电话与“119台”进行1-3次通话试验。
报警阀应逐个进行渗漏试验。试验压力应为(),试验时间应为()。阀瓣处应无渗漏。
()的灭火作用主要是化学过程。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系统竣工验收时,电动防火站、防火卷帘的抽验,应按实际数量的()抽验联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
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电源及信号回路电压宜采用()。
A:直流12伏
B:直流24伏
C:直流36伏
D:220伏